新華網北京5月21日電(陳劍)20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聚焦改革開放四十年和全球化的歷史使命,以“互塑和推動——改革開放與全球化的新未來”為主題,近兩百位嘉賓與會交流,共同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推動全球化和參與全球治理建言獻策。
CCG主席、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過去的對外貿易政策主要以促進出口為基點,現在中國主動增加進口,出口和進口并重。中美貿易談判取得了積極的、建設性的成果,其中一條就是中國要從美國增加進口,從而解決美對華貿易逆差問題,這也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時遺留下來的問題。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龐大的貿易不平衡是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因此,積極地研究貿易不平衡產生的歷史原因、市場原因和結構性原因是當前亟需著手解決的問題。
CCG聯席主席、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在開幕致辭中強調,今天的世界格局存在三大競爭,即經貿、科技和貨幣,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經貿競爭是大國競爭間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從歷史和當前來看,未來需要各盡所能,頭腦清晰,著眼當下。
本屆論壇共有六場分論壇,設置了“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全球化——成就、思考、展望”“開放40年——中國企業重塑全球經貿關系”“彎道超車——數字全球化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人本全球化的中國推動”“全球化新秩序——中國可以為世界做什么?”“以‘一帶一路’促全面開放新格局——政策與路徑”等六大重要議題,帶來匯集中國智慧和全球理念的思想盛宴。
在分論壇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表示,中國和平崛起和守成大國的焦慮不安構成新的矛盾集中點。中國最核心的做法就是借助改革開放,把市場做大,不斷發展自己,才能爭取更好的合作機會。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表示,在中國投資的跨國企業一把手一定要用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一定要了解中華文化。他說,“很多跨國企業原來好好的,現在不行了,為什么?因為現在的政策不可能像40年前一樣,中國本地的企業也強大起來了,如果你還不用非常熟悉中華文化的人,肯定發展不起來。”
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認為,中國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擴大開放,需要在雙適應上下功夫:中國要適應世界的發展趨勢,世界也要適應中國的發展趨勢。“中國不完全復制國外模式,同時也不輸出中國模式。”談及未來40年發展,金鑫說,中國給世界提供的經濟紅利和思想理念紅利會越來越多,會給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產品、理念,而且這些理念會深刻改變世界,也深刻改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論壇主辦方CCG主任王輝耀在閉幕發言中表示,改革開放不僅創造了“中國發展奇跡”,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2018年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來越大。在這個新的歷史階段下,未來CCG將會充分發揮智庫職能,為開拓國際經貿合作新格局,塑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新模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
?
相關鏈接:
智庫對話:讓“中國制造”更有影響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