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門縣人來車往的澧陽大道旁邊,靜靜佇立著一座高約4米的王爾琢烈士塑像,時不時有老人和孩子駐足,抬頭注視。
位于湘西北山區的石門縣,是中國工農紅軍優秀指揮員王爾琢的家鄉。
石門縣博物館退休老館長龍西斌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有感于王爾琢的偉大貢獻,石門縣團委組織共青團員捐資修建了這座烈士塑像。
王爾琢,1903年生,湖南石門縣人。1920年考入長沙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參加過進步學生運動。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學生隊分隊長,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和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1926年參與國民革命軍第3師的改編工作,任東路先遣軍黨代表,參加北伐戰爭。后任國民革命軍第3軍26團黨代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25師74團參謀長。同年8月,率該團重機槍連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后任第74團團長,隨部隊南下廣東。10月底,南昌起義軍余部整編成一個縱隊,王爾琢任參謀長,與朱德、陳毅等率部轉戰閩粵贛湘邊,堅持武裝斗爭。1928年1月參加領導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參謀長。
1928年4月,朱德與毛澤東部隊井岡山會師后,王爾琢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兼第28團團長。他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紅4軍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龍源口等戰斗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發動的第二、三、四次大規模“進剿”。王爾琢率28團英勇作戰,成為縱橫井岡山的一員驍將,為保衛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同年8月25日,在江西崇義思順墟追擊叛徒時,英勇犧牲,年僅25歲。
在為王爾琢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朱德高度評價了他為革命所作的貢獻。會場上懸掛著由毛澤東擬稿、陳毅書寫的挽聯:“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后如何?得到勝利始方休!”
今年85歲的石門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賈國輝,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王爾琢生平事跡,曾多次采訪其戰友、親屬。“王爾琢身上有著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品質,一是熱愛祖國,二是堅定的信仰,三是對底層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
如今,當年王爾琢在石門縣就讀的學校舊址上,建起了湖南省湘北職業中專學校。走進學校正門,很快就能看到一個“王爾琢”號雷鋒志愿服務工作站。學校教師高立多次參與志愿服務。她介紹,工作站成立于2015年2月,一年至少開展6次活動。“比如重陽節去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清明節在烈士陵園祭掃、為澧水河清掃河道兩旁垃圾等,全校師生都是志愿者,我們以實際行動向王爾琢烈士致敬。”
?
?
相關鏈接:
潘忠汝六出城門“大無畏”(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