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東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宮東海
煙臺東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井然有序的生產車間
膠東在線6月11日訊(記者王向榮)從加工汽車板、汽車零部件、食品包裝材料,到制造新能源電池殼體材料,煙臺東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用四年時間實現完美轉型,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電池殼體基材供應商,產品迅速占領45%的國內市場,產能居全球前三。匠心鑄精品,創新搶先機,東海新材料董事長宮東海,講述了實體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和轉型升級的大潮中怎樣攻艱克難,迎來發展的春天。
四年磨一劍,東海制造躋身領跑者
在宮東海的辦公桌上,放著18650和26650兩種規格新能源電池殼體。18650用于電動汽車,特斯拉用的就是這種規格的電池;26650則用于電動公交車。
別看這小小的電池殼體,其材料的制造工藝要求苛刻,2010年以前我國全靠進口。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動力電池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巨大的市場擺在眼前,但制造工藝卻成為一道壁壘,阻擋了一眾企業進軍的腳步。
彼時的東海新材料,主要生產汽車板、汽車零部件、及馬口鐵食品包裝材料。一面是傳統行業的激烈競爭,一面是新能源電池殼體的巨大蛋糕,2012年,宮東海果斷決定轉型升級,開始了新能源電池殼體材料的研發工作,誓要攻破技術難關,啃下這塊硬骨頭。他成立煙臺東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匯聚了公司所有的技術人才,購置了大量的科研儀器和設備,專業研發新能源電池殼體材料。四年里經過上百次的失敗,投入上億元的資金,最終制造出與國外同類產品質量相媲美的產品。在2000倍的放大鏡下,東海新材料制造的新能源電池殼體材料,表面分子排列均勻有序,沒有一絲瑕疵。
四年磨一劍。東海新材料研發制造的新能源電池殼體材料,憑借著質量和價格的優勢,終于獲得了市場的認可。2017年,生產14.7萬噸;2018年,產能將達到20萬噸。宮東海計劃再引進一批機器設備,到2019年把產能提高到30萬噸。
如今,東海新材料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電池殼體基材供應商,產品大量供應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殼體主要生產企業,覆蓋了江蘇、河南、上海、四川等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殼體主要生產基地,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內主流電池廠商,迅速占領45%的國內市場,產能居全國首位、全球前三。
勇立潮頭,布局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
新能源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一輛電動汽車,要用7000個18650新能源電池,一輛特斯拉甚至要用到上萬個18650新能源電池。因而,特斯拉的續航時間能達到500公里。
新舊動能轉換是企業發展的趨勢,宮東海不僅走在前列,還站在前沿。他一直關注著新能源的動態和發展,海南擬禁售燃油車,深圳試水換電池站。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將不斷普及,換電池站三分鐘更換電池,讓新能源汽車使用更加方便,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未來新能源電池的市場將會無限大。
攻克了新能源電池殼體這一難關,宮東海又把目光瞄準了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他要實現新能源動力電池、殼體的鏈式化、產業化生產,打造新能源材料產業園,發展成為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
展望未來,宮東海還有更大的設想,“現在新能源電池只是在電動汽車上使用,如果發展到儲能電池,把太陽能光伏發的電儲存起來,一個家庭用上一個月,那樣對環境的污染將大大降低,市場也將無限放大。”
不斷進取,做實業就要站在市場前沿
在做實業的十五年里,宮東海一直保持著前進的沖勁和激情,肩上扛著這么多員工的生計,他深知責任重大,做企業雖然累,卻也倒逼著他不斷開拓,不斷進取。
“一個企業,必須生產一種產品,再研發一種產品,開發一種產品,市場再投入一種產品,得有遠期的想法,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生產。只有一種產品,企業是沒有什么生存能力的,我在做今天的事,就要想到明天,甚至后天的事怎么辦。”
在研發新能源電池殼體材料的四年里,越失敗,他就越有動力。他不止一次跟科研人員說,不要怕失敗,失敗了再來。我們就問自己一個事,為什么人家能成功,我們差在哪里?成功的人也是一次次失敗后再重來的,別人能成功,我們也能做到!正是這種不怕失敗的精神,驅使著宮東海不斷向前,不斷進步。今年,又與北科大聯合成立煙臺北科東海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致力于在新材料領域研發更多的新產品。
宮東海十分推崇工匠精神,無論做什么事,要求員工每個細節都做好,那結果肯定不會差;反之,如果每個細節都是差不多,那結果將失之千里。他告訴員工,不怕做得慢,一定要做細、做好、做精,做到非常精。
2003年建廠之初,宮東海拿出六千萬元投入環保設施建設,要求企業達到一級排放標準。這種嚴要求,是他對細節完美追求的體現,也是一個企業家社會責任的最好詮釋。“因為辦企業污染環境,沒有這種道理。”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宮東海和他的東海新材料,始終保持著初心、匠心、進取心,向著心中的目標堅定前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