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行倫的新家。(通訊員劉平 攝)
海口網6月13日消息(記者黃暉 通訊員劉平)“能住進寬敞的水泥房我已經很滿意了,幾年前想都不敢想。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6月13日,在海口美蘭區大致坡鎮昌福行政村蛟樂坑自然村,64歲的馮行倫拉著昌福村駐村第一書記馬良森的手激動地說。2017年底危房改造建起新房后,馮行倫一家搬進了寬敞的新房里,脫貧后致富的日子更加充滿奔頭。
補貼6萬建新家 脫貧戶養羊樂洋洋
13日,當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見到馮行倫時,他正在自家后院的羊舍里給羊喂食。“政府幫扶我養羊發展產業,我也要自己好好打理,爭取掙更多錢補貼家用。”馮行倫笑著說。
這樣充滿奔頭的日子,馮行倫幾年前幾乎不敢想。馮行倫一家共有5口人,此前全家人擠在磚石和瓦房搭建的40多平米老屋里“蝸居”。由于老屋抗風能力差,在2014年超強臺風“威馬遜”期間,房頂瓦片幾乎被臺風全數吹走,房梁被掀起,就連墻體都破裂開來。經鑒定,馮行倫的老屋為D級危房。
“當時3個小孩都在讀書,妻子在家種田,靠我打工掙的錢連小孩上學都供不起,房子壞掉哪里有錢去修。”馮行倫告訴海口網記者,自己曾四處借錢想建房子,但由于家底貧窮,旁人聽聞都避之不及,“就連親戚都躲著我們走路,覺得我們家是‘累贅’。全家人在家族里的地位都低人一等。”回憶起住在老屋的日子,馮行倫眼中不禁濕潤。
“2015年馮行倫一家被列為貧困戶,根據危房改造補貼資金政策,馮行倫申請到了6萬元的危房改造補貼資金。”馬良森介紹。加上馮行倫勞作攢下的微薄積蓄和籌措來的錢,2017年年初他將老屋拆除,在原地建起了90余平米的平房,并于當年年底搬入了新家。在馮行倫家中,海口網記者看到,新房外立面鋪上了明亮光潔的瓷磚,房內家居整齊擺放,窗框為鋁合金窗,屋內寬敞明亮。“這樣才像家的感覺。”馮行倫感嘆道。
如今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馮家的3個子女都享受到了教育助學金,其中兩個女兒已經畢業工作,為家里減輕負擔。2016年,根據馮行倫的意愿,當地政府幫扶其10只母羊發展產業,并補貼其蓋起了20平米的羊舍。現在,馮家羊圈里的羊已經發展到25只,通過賣羊2017年馮行倫掙到了20000余元。同時家里還加入了合作社種植絲瓜領到分紅,全家摘掉了“貧困帽”。“現在親戚看我們目光都不一樣了,未來的生活也有了希望。”馮行倫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