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海灘椰樹掩映。見習記者 李天平 攝
海綿走廊 自然“做功”消納雨水
海口是一座降雨豐富的城市,在生態走廊建設中,植入了更多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打造會“喝水”的長廊,增大城市區域消納雨水的能力。
據了解,海口每年4-10月是熱帶風暴、臺風活躍的季節,5-10月為雨季, 9月為降雨高峰期,月平均降雨量近250毫米。
“海口是個濱海城市,綿延的海岸線始終是鮮明的景觀名片,應讓市民游客自由暢快地‘看海’。”西海岸帶狀公園景觀提升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公園的規劃中專門設置了海綿專項,通過典型節點布局海綿設施,以自然“做功”加速生態修復,力爭“透綠見藍”“透光見海”,將帶狀公園改造項目打造成為自然生態示范區,切實提升城市的品質。
在該負責人看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加快,道路、建筑物等不可滲透地表面積不斷增加,容易陷入“水泥城市”窘境,能大量吸水、蓄水的“海綿體”嚴重不足。此次帶狀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引入“海綿化”和“精細化”理念,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在設計、施工、植株的購置等方面,充分結合海口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功能需求、景觀效果及建設成本,使道路建成后能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