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間舉行的德國慕尼黑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博覽會(也稱“德國自動化技術展”)上,來自多國的行業人士匯聚一堂,共話機器人應用與發展。
美國航天局空間機器人項目負責人羅恩·蒂夫特勒介紹說,他們研發的空間機器人主要分兩類,一是能夠替代人類宇航員在太空中維護空間設備系統運行的類人型機器人;一是能幫助長時間脫離地心引力的人類宇航員鍛煉骨骼肌肉、保持身體健康的穿戴式機器人。
瑞士ABB集團機器人業務客戶服務負責人阿爾諾·施特羅特根說,ABB提供的機器人最初主要應用在汽車行業,如今在電子工業生產中應用廣泛。此外,隨著技術發展、傳感器等零部件成本降低、相關基礎設施完善,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開始將機器人引入生產,特別是體積更小、運行更靈活的人機協作式機器人。
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首席創新官貝恩德·利珀特認為,除工業機器人外,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正在增多。特別在歐洲等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重的地區,用于醫療養老的機器人未來將有很大應用空間,但如何讓這類機器人更加安全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德國雄克公司信息物理系統負責人馬丁·馬伊表示,本質基于算法的人工智能存在多時,但近年來得益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發展起來的機器深度學習正創造出大量新的可能。蒂夫特勒舉例說,視覺識別和語音識別技術依靠深度學習正在迅速發展。
利珀特認為,科技進步不僅要依靠計算機領域的發展,機械工程方面也要齊頭并進,需要將人工智能和人類工程師結合起來。馬伊認為,新材料的開發和使用也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德國漢堡大學多模態系統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建偉還指出,基于傳感器的機器人系統更加普遍是今年展會上呈現出的機器人行業一大趨勢。此外,人工智能正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
張建偉表示,中德兩國在機器人未來發展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中國企業在云計算、云存儲、物聯網等方面存在優勢,德國企業在硬件和自動化控制方面積累深厚,雙方能夠實現互補和共贏。
德國自動化技術展從2004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的展會聚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人機協作等行業趨勢,將持續至22日。
?
?
相關鏈接:
地鐵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問世 地鐵運維進入AI時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