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常見的人類皰疹病毒可能在阿爾茨海默病病情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如果該結論得到證實,將意味著抗病毒藥物對部分病例有療效。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對發病機制的了解也不夠深入。此前有研究顯示,病毒感染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但由于樣本較少等原因,許多學者對這一說法抱懷疑態度。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最近報道,美國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說,他們利用多個腦組織庫的樣本數據,對比了622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322名非患者的腦組織,發現患者腦部病變區域的6A型(HHV-6A)和7型(HHV-7)人類皰疹病毒較多,而且病毒數量與癡呆程度相關。
研究人員從基因組、基因轉錄、蛋白質和組織病理等層面進行分析,發現皰疹病毒基因與多個人類基因相互作用,包括一些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有關的基因,例如淀粉樣前體蛋白的調控基因。淀粉樣前體蛋白如果發生異常變化,會生成有神經毒性的貝塔淀粉樣蛋白,后者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標記物。
研究人員說,新數據以“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皰疹病毒參與了阿爾茨海默病病情發展,但不足以證明病毒活動與最初發病存在因果關系。皰疹病毒有可能是一種環境風險因素,具有特定基因突變的人感染后,會產生一些免疫反應,增加日后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龋龋郑叮梁停龋龋郑吩谌巳褐械臄y帶率非常高,通常不引發任何癥狀。研究人員希望能開發出相應的測試手段,甄別攜帶這些病毒并且具備其他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因素的人。
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神經元》雜志上。
?
?
相關鏈接:
嫌疑人利用木馬病毒竊取用戶信息實施詐騙 伎倆曝光?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