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27日說,鑒于這一機構采取措施轉變反以立場,以色列應推遲原定今年12月的“退群”。
這一表態適逢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即世界遺產大會宣布延遲表決牽涉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沖突的決議。
【暫時不退?】
以色列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卡梅爾·沙馬-哈科恩27日告訴《耶路撒冷郵報》,美國去年10月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后,他“第一個建議離開”,但現在以色列不應忽略這一組織表露的“新精神”。
“與美國一道,我們應重新評估是否離開,或至少考慮延遲(退出)的可能,以便向有關各方傳遞積極信號。”沙馬-哈科恩說。
美國去年10月率先“退群”,理由是不斷增加的欠費、機構需要根本性改革以及對這一組織“針對以色列持續偏見”的關切。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同年12月22日指示沙馬-哈科恩就以方決定通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按照規定,美國和以色列今年12月31日將正式退出。
但以方一名高級官員當時說,通知中包含撤銷條款,如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8年年底前實施改革、改變對以色列的態度,以色列可能撤銷“退群”決定。
【“反以偏見”】
《耶路撒冷郵報》報道,巴以沖突是去年世界遺產大會的焦點議題之一。巴勒斯坦古跡、約旦河西岸的千年古鎮希伯倫老城同時載入世界遺產名錄和世界瀕危遺產名錄。
以方認為,巴勒斯坦過去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內推動的多項決議帶有偏見,抹去了部分古跡的猶太文化印記。作為抗議,美國和以色列相繼宣布“退群”。
另據美聯社報道,正在巴林召開的本年度世界遺產大會確認,把涉及耶路撒冷老城和希伯倫老城的決議推遲一年表決。其他相關爭議決議今年4月已被推遲表決。
巴勒斯坦2011年以成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和以色列隨后停止繳納會費,因為拖欠巨額會費而于2013年喪失在這一組織的投票權。
【擱置爭議】
沙馬-哈科恩27日說,時隔一年,風向已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遲就“耶路撒冷決議”表決。再加上以方的外交努力,相關決議一整年都未獲表決。
他說:“只要把政治因素和過分追究以色列(責任)留在過去,以色列有興趣與世界其他國家互動,特別是在教育與科學問題上與我們的鄰居(互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在社交媒體上說:“世界遺產委員會就中東地區決議達成的共識是雙贏。”
她說,得益于“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約旦代表團的努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得以扮演促進者角色,“開啟了減少政治緊張、推動實際工作的通道”。
載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的古跡須每年接受狀態評估。美聯社報道,沙馬-哈科恩26日說,不會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評估位于耶路撒冷、載入上述名錄的古跡。(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
?
?
相關鏈接:
只認聯合國!印度土耳其拒絕響應美國對伊朗制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