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0后小伙鉚足干勁帶著村民脫貧致富
——記美蘭區大致坡鎮美良村駐村第一書記侯銳
定期召開村“兩委”會議,引資修路、安裝路燈、修建文化廣場、建設日間照料中心、幫助創業村民跑手續……自2016年10月從美蘭區環保局被派駐大致坡鎮美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侯銳跑遍了美良村13個村民小組不少于4次,對村里的情況了如指掌,特別是對20戶貧困家庭情況滾瓜爛熟。
日前,記者來到美良村采訪侯銳,當談起駐村以來的感受時,這位80后的駐村第一書記非常爽快地說:“為村民服務我心里樂意,就怕做不好。”
黨建引領 引資發力惠民生
6月29日上午,侯銳帶領村“兩委”黨員干部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討論美良村未來發展藍圖。“咱們村要多向外界學習,把一些成功的經驗借鑒過來。”美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運東認為,美良村要通過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讓廣大村民盡享發展成果。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主題黨日活動,早已成為美良村黨支部黨建工作的新常態。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6月29日晚8點多,村民王海強和往常一樣,聚在美良村黨群活動中心廣場,翩翩起舞。她告訴記者,自從侯書記來到村里,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文娛生活也豐富了。
“現在跳廣場舞的地方之前雜草叢生,侯書記到村里后引來資金,不僅硬化路面、安裝路燈,還購置了音響設備。”王海強說,大家都覺得侯書記就是厲害。
“侯銳同志雖然年紀輕輕,但能力很強,為我們村做出了很多貢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模范性和先進性。”黃運東說。
幫扶種植 絲瓜種出好生活
“侯書記,您又來啦。您看,今年的絲瓜長得特別好!”正在田間忙碌的村民王梅燕看到侯銳來到她家的絲瓜園時,急忙站起來打招呼。“這幾天收購價格怎么樣,有什么需要幫忙盡管說。”侯銳跟王梅燕說。
因2014年超強臺風“威馬遜”襲擊,王梅燕家中的橡膠樹受損嚴重,一家7口人失去穩定經濟收入,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在精準幫扶政策的照顧下,我家種植了4畝富貴竹,順利實現脫貧,家里的危房也改建成平頂房了。”王梅燕說,她記得侯銳來駐村后,走訪的第一戶就是她家,鼓勵她發揮種植特長,還帶著她和其他村民前往大致坡鎮金堆絲瓜扶貧基地參觀學習。
“我們依托‘政府+合作社+農戶’脫貧致富模式,將王梅燕家的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到大致坡鎮金堆絲瓜扶貧基地,并由基地傳授種植技術,同時還給她家幫扶4000元的10畝絲瓜種子。”侯銳說。
目前,王梅燕種植的絲瓜長勢喜人,掛滿枝頭。她每天清晨6點開始采摘,并將絲瓜銷售給金堆絲瓜扶貧基地。她和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10畝絲瓜,采摘日銷售絲瓜300斤到500斤,按每斤收購價格0.7元至1元算,年收入可達6萬多元。“小絲瓜,讓我嘗到了大甜頭。”王梅燕笑著說。
產業脫貧 打出種養組合拳
“努力不止步,脫貧致富不是夢。”6月28日上午11點多,在美蘭區職教中心會議室內,美良村村民蘇家就向大家分享脫貧致富經驗時說,他家通過種植富貴竹和巴厘菠蘿,養殖文昌雞,在2016年底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委和政府的幫扶和關懷,更離不開侯書記的鼎力相助。”蘇家就激動地說。
蘇家就一家5口人,最小的孩子才上幼兒園,妻子又患病多年,一家人的收入主要靠他種地和打零工,收入微薄且不穩定。“借助精準幫扶政策,在侯銳的悉心幫助下,我向銀行貸款2萬元,買來種苗,將富貴竹種植規模擴大到6畝,增加家庭收入。”蘇家就說,現在,他又養殖文昌雞,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
“美良村把‘種植+養殖’結合,打出一套產業脫貧組合拳。”侯銳說,美良村20戶貧困家庭的83人,通過政府精準扶貧以及他們自身勤奮努力,在2017年11月全部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談起下一階段的駐村工作想法,侯銳說,他只要在這里一天,就要替群眾考慮一天,就要為鄉親們多著想,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
?
相關鏈接:
聚焦扶貧新形勢 海口美蘭區培訓推進脫貧致富電視夜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