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評論| 不能讓藏身居民樓的無證美容所游離監管之外
近日,市民錢女士向記者反映,自己通過手機平臺選中一家私人美容微整機構進行美容。打針瘦臉做微整,前后花了9400元卻發現效果不但不好,反而導致自己臉部出現紅腫等癥狀。她要求店家賠付卻多次去電未接,甚至店家還發來令人生氣的言辭。錢女士隨后進行舉報,目前衛生部門已介入調查。 >>>>新聞閱讀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好時光美容所并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就給顧客做整容。幸好這樣的違法經營行為已被海口美蘭區衛生局責令停止執業活動,顧客錢女士還在維權當中,對于這樣的結果,筆者想問,這樣的無證美容所為何能存在?如果沒有被舉報,還會經營多久?
現如今,美容、微整容在女士當中已相當普遍,為迎合消費者愛美的心理,且逃避監管部門的打擊,不少不具備從業資質和相關許可的美容所藏身居民樓等地,給監管部門帶來了挑戰和考驗。但正因為如此,作為監管部門更應該加大監管力度,比如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警示一批,真正起到震懾作用,不讓藏身居民樓的無證美容所游離于監管之外。
如今,無證美容所已經給消費者造成傷害,除了責令其停業,我們希望相關部門積極調查,協助消費者做好維權,讓違規經營者付出應有代價。我們更希望衛生部門能夠舉一反三,深入徹查海口居民樓住宅小區內藏身的各類美容所,還有多少在無證經營,危及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出現。
當然,作為電商平臺,美團為何讓無證美容所上架營業?難道不應該審核上架相關資質嗎?更令人無法相信的是,據錢女士反映,該家無證美容所換了個名字又在美團上架開業了。之前的糾紛還沒有結束,證件還沒辦好,換個名字又開業經營,就一點都不怕再被查處嗎?一點都不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當回事嗎?這也提醒我們的監管部門,對一些線上商家要及時監測,有效監管,有力督促電商平臺把好關,當好守門人。
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應該從該起整容事件中得到警醒,學會辨別美容機構真偽,不要貪圖便宜到無證的美容所消費,避免掉入消費陷阱。在出現糾紛后要增強維權意識,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筆者相信,只要全社會普遍樹立科學理性消費觀念,監管部門堵上監管漏洞,構筑起一道密不透風的安全網,網絡平臺履行自身監管責任,無證美容所就會被徹底遏制。(肖時平)
?
?
相關鏈接:
海口:女子花近萬元微整容 整后臉紅腫店家跑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