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瑞士一趟10天的防癌之旅要花費46.8萬元 號稱采用“清除致癌物的輸液療法”
叫價46萬元的瑞士防癌之旅靠譜嗎
近期,一則海外旅游還能進行“防癌抗癌治療”的短信陡然出現在不少市民的手機上。對此,一位三甲醫院健康教育人士指出,“絕大多數癌癥在全世界都還沒被攻克呢,怎么防呢?根本不可能。要是真能預防,那國外著名醫學雜志早就刊登了。因此如果現在有人說可以輸液防癌,那都是騙子。”
最近,一則醫療旅游廣告短信悄然鉆進很多用戶的手機,“排除致癌物”“專殺壞細胞”等詞匯相當抓人眼球,難道國外醫院對付癌癥的手段已經能達到這么高的水平了?于是北京青年報記者向北京三甲專科醫院的腫瘤專家和健康教育專業人士求證,但是這些最了解醫學前沿動態的人士均表示,除了宮頸癌目前已有預防疫苗,對于其他所謂的“輸液排出致癌物”的療法聞所未聞,“絕大多數癌癥的病因尚不清楚,一直都是世界醫學難題,所以根本無法預防”。就此,有關專家提醒,海外就醫風險較大,消費者應慎重選擇。
調查
瑞士“防癌之旅”10天要花46.8萬元
近日,有不少北京人手機里都接到過這樣一條短信:“赴瑞士防癌抗癌之旅,修復免疫系統,排出致癌物,專殺壞細胞,防術后復發和轉移”。北青報記者撥打短信中提供的防癌抗癌熱線電話,接線員王小姐介紹,他們是一家出國醫療旅游中介公司,門店僅有一家,設在上海。該公司目前與瑞士一家大型醫院合作,為中國人群提供防癌抗癌治療。
王小姐說,出國就醫服務人群分為兩類,一類是健康人群,另一類是癌癥患者。而對于健康人群預防癌癥的治療方案,其主要功效是能改變人體的內部環境,讓癌癥不容易滋生。具體方法是,先進行體檢檢測人體內癌癥病因細胞數量,對體檢者的患癌風險進行排查,然后根據檢查結果向外國醫生進行咨詢。
據了解,這種防癌之旅價值不菲,10天的行程需要花費46.8萬元人民幣,包括檢查、治療、往返機票、住宿、餐飲、旅游、翻譯、簽證、保險等。治療期間,患者還可以到蘇黎世周邊景點旅游觀光,“我們安排的景點很多,”王小姐說,“瀑布、雪山什么的,導游都會帶著大家去看看。如果想去德國,我們也可以開車帶大家去德國轉轉。”
如果是癌癥患者人群到瑞士治療,費用則會更高。以癌癥術后康復患者為例,王小姐說,至少需要100多萬元人民幣。對于這類出國就醫人群,“我們需要他們提供住院治療報告、出院報告、住院期間的放化療方案以及最新的檢查報告等。患者這些病歷資料經過我們的翻譯之后,提供給瑞士醫生看,醫生會給出初步的評估和治療方案,以確定這位患者大致還需要做哪些治療、需要花多長時間”。
質疑
“清除致癌物的輸液療法”為何“沒法說”
王小姐的話術確實很有一套,讓普通人聽著不寒而栗。她說:“我們健康人群的體內其實都是有致癌物和癌細胞的,但是其數量還不足以發病。”隨后她又話鋒一轉稱:“我們專門有一種治療可以幫助人體排出致癌物,可以把超標癌細胞還有身體中容易引起癌癥的東西排除掉。通過點滴輸液的治療方式,可以將致癌物、癌細胞代謝出去。”據王小姐介紹,這種防癌治療一個療程為10天,“周一到周五治療,周六、周日休息一下。下一周的周一,外國醫生要根據治療情況做一個總結,比如免疫系統改善如何、是否還存在患癌風險等等。如果患病的話就需要進一步治療。”王小姐說,他們的防癌治療辦法很多,比如臭氧、等離子療法、血通療法等,都可以把人體血液中的毒素、致癌物等徹底清理一遍。
針對清除致癌物的輸液療法,北青報記者進一步追問:“那么瑞士醫生究竟給患者輸的是什么藥物呢?會有什么副作用呢?”電話那端王小姐立即回答:“這就是醫生自己的東西了,屬于秘方,我就沒法兒說了。”對于藥物副作用問題,王小姐讓北青報記者大可放心,“所有的治療下來,只會對你的人體機能有好處、有幫助的,你會感覺比原來好很多,不會有什么副作用的。他們的治療都是生物制劑、純天然的東西,不是什么藥物治療。”王小姐這番解釋反而讓人一頭霧水,因為稍有一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生物制劑就是藥物,純天然的東西也會使一些人產生過敏反應。此外,治療之前不預先告知患者藥物詳細信息,以防止不良反應發生,很明顯是剝奪了患者知情權。
據王小姐介紹:“能做防癌抗癌治療的,在瑞士沒有幾家這種大型醫院,我們的醫生防癌抗癌醫療技術在防癌抗癌方面是頂尖的。”據王小姐稱,與該公司合作的瑞士治療中心,屬于綜合性大型醫院,醫療水平在瑞士排名前三,位于蘇黎世,成立于1890年,歷史悠久,在當地非常有名。但是北青報記者在該公司官網上并未查詢到任何瑞士醫院的信息。
觀點
“說可以輸液防癌,那都是騙子”
對于這家醫療旅游中介公司的輸液防癌治療方案,北青報記者向北京多家綜合、專科三甲醫院的醫生咨詢求證。他們均表示聞所未聞,無法予以評價。一位三甲醫院健康教育人士指出,癌癥是世界醫學難題,病因尚不清楚,所以沒有辦法預防。現在唯一能預防的癌癥就是宮頸癌,可以通過注射疫苗預防感染HPV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的縮寫),但是接種者也不是因此就進了保險箱,仍然需要每年定期篩查。“絕大多數癌癥在全世界都還沒被攻克呢,怎么防呢?根本不可能。要是真能預防,那國外著名醫學雜志早就刊登了。現在醫學界對付癌癥這么多辦法,也只是說,我們取得了初步進展。現在經過治療能讓癌癥患者的壽命延長兩周,都可以讓醫學專家特別振奮。因此,如果現在有人說可以輸液防癌,那都是騙子。”
據介紹,癌癥是一個多基因引起的疾病,現在可以觀察到某些基因的位點突變,可能與某些癌癥相關,整個預防癌癥的系統,在醫學界就沒有這么個概念。“比如我們預防宮頸癌,是因為發現了導致宮頸癌的HPV病毒,長期攜帶可導致宮頸癌發生,所以就可以采取接種疫苗的措施進行預防。所謂預防,是要切斷原因,但是癌癥病因不清楚,談什么預防呢?”這位專家說。
對于體檢中的腫瘤標志物的作用,這位專家解釋,如果指標是正常水平的幾倍幾十倍的時候,只能說明與癌癥相關,預示著患者體內已經有腫瘤了,但腫瘤標志物也不是癌癥的致病基因,或者是致病原因。患者還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是哪一個部位患了腫瘤。
個案
“免費旅游體檢”被騙60多萬
事實上,近年來海外醫療旅游中介公司、海外就醫咨詢機構不斷涌現,這其中就有一些中介公司以海外就醫為幌子,“忽悠”患者并收取高額費用,而到最后患者病也沒看好,錢卻花出去了,甚至有個別中介利用海外就醫虛構病情實施詐騙。
湖南警方近日就打掉一個公司化運作的、從事海外醫療詐騙的犯罪團伙。2017年10月25日,湖南的一位女士向警方報案,稱自己被騙了62.5萬元。此前,她在一家美容店老板陳某、廣州唯托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某及湖南金彩公司劉某某等人游說下,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免費旅游。旅游的第二天,該女士就被建議去一家醫院做體檢。體檢過程中,一名所謂的“醫療專家”對她進行“會診”后稱,她有90%的概率可能患上肺癌、乳腺癌,并推薦了治療方案。最終,該女士花費了60多萬元的醫藥費。回國后該女士產生了懷疑,她帶著體檢報告到正規醫院詢問專家。大醫院專家看了她的體檢報告,包括心電圖、肝腎功能、胸片以及腫瘤標記物檢查,發現沒有任何異常,認為就是一個常規的體檢,不能預測會不會得癌癥。此時,該女士才發現自己被騙了,并隨即向警方報案。
經警方初步核實,該案涉及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受害人達1700多人,涉案金額竟然高達6.5億元。
從事演藝工作的劉女士碰到的騙局則更為“高明”。劉女士在網上查詢到抗衰老方面的醫療服務,并選中了一家聲稱與瑞士醫療機構有合作關系的中介公司。一名中介推薦她購買醫療旅游套餐,可以在瑞士一邊打羊胎素,一邊旅游,價格為22萬元。劉女士到達瑞士之后,一位地陪接待了她,帶她來到一家類似于診所的地方,由一名外國醫生給她打針,一天兩針,療程三天。然而從瑞士回來半年后,劉女士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不適,體力變得不好,經常腹部疼痛,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醫生說是體內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可能與之前注射過羊胎素有關。據了解,瑞士早已叫停其國內羊胎素抗衰老療法。瑞士藥監局官員也在公開場合表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羊胎素療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并提示這種療法可產生顯著的健康風險。
提示
海外就醫面臨高風險等多項問題
在海外就醫的群體中,癌癥患者是龐大的一個群體。一些腫瘤病人和家屬認為,發達國家的醫療技術和新藥也許能帶來生機。一些中介正是利用患者及家屬的急切心理,夸大國外治療腫瘤的療效,從中牟取暴利。如今又包裝出一個所謂的防癌抗癌,瞄準了健康人群的腰包。
調查發現,雖然患者不惜重金到海外接受醫療服務,但由于行業不規范、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目前患者國外醫療面臨風險大、無保障、維權難等問題。首先,有一些醫療中介機構根本沒有配置專業醫學翻譯,而是雇傭一些沒有醫學知識的學生擔任翻譯。他們對檢查結果、病情和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翻譯容易出現偏差,導致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增大。
其次,按照正規程序,患者到海外醫療需要由醫療中介機構代表游客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才能實現。但現實中,一些中介公司沒有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任何協議,一旦出現問題或事故,消費者將面臨正當權益無法保障的問題。
第三,由于醫療行為的發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屬不同國家,法律體系存在較大差異,一旦在醫療過程中出現意外或者發生醫療事故,患者取證難度較大,需耗費大量時間、人力和經濟成本。
?
小貼士
目前我國實行的癌癥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
杜絕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吸煙不酗酒,少吃過咸過熱和燒焦的食物,不吃發霉的食物;避免過度勞累;切勿濫用藥物及放射線。
二級預防:
早診斷、早治療。對無癥狀人群定期監測篩查。包括乳腺癌、宮頸癌、結腸直腸癌的監測。
三級預防:
對癌癥患者進行綜合治療,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防止殘疾或減輕致殘程度,降低殘疾率,改善癌癥患者生活質量;進行康復指導,預防癌癥的復發和轉移。
?
?
相關鏈接:
“抗癌女孩”李莫然 用行動詮釋青春正能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