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回歸:濕地生態融入城市生態圈
——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系列報道(五)
去水清岸綠的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來一場“紅樹徒步之旅”,到物種豐富的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看看蜂虎、原雞;去鳥飛魚躍的潭豐洋體驗一下劃船收割水稻的新奇,到紅樹蔥郁的東寨港觀看萬鳥歸巢的壯觀……近年來,??谑袌猿忠匀嗣駷橹行牡陌l展思想,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濕地保護和濕地修復,在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的同時,海口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物種持續回歸,濕地生態不斷融入城市生態圈中,不僅提升了城市的顏值和品質,也為百姓構筑了幸福美好的家園。
記者 龍易強
生態修復引來萬鳥起舞
6月29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欖李培育基地,返聘回崗的王式軍老人手腳麻利地脫下涼鞋,赤腳踩在松軟的泥巴上,仔細查看紅欖李的生長情況,不時彎腰給幼苗澆水施肥。
在紅欖李培育基地,這個有700多株紅欖李的“紅樹家庭”,與海蓮、欖李、白骨壤等大型“紅樹家庭”相比,相當“小資”。但4年前,紅欖李一度被列為珍稀瀕危紅樹植物物種。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于2014年發布的《中國瀕危紅樹植物紅欖李調查報告》顯示,紅欖李國內僅剩下14株,分布在海南三亞鐵爐港和陵水大墩村。目前經過省市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特別是王式軍及其團隊的不斷嘗試和管護,紅欖李在東寨港保護區實現從無到有,1株嬌弱的小苗發展成700多株健康的紅欖李。
近年來,東寨港加大了對保護區的生態修復,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白琵鷺等鳥類相繼重回東寨港保護區。據初步統計,東寨港保護區記錄有鳥類19目52科212種,其中鷺類、鴴鷸類和鷗類是主要水鳥類群。目前已觀察到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共有21種,占東寨港鳥類群落組成的10.2%,保護區還記錄了《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的物種53種。每到水鳥越冬季節,東寨港保護區萬鳥起舞。
珍稀動植物安家五源河
而在前段時間,原雞、藍胸秧雞、蜂虎這些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和國家“三有”動物相繼在五源河出現,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張明祥教授指出,鳥類是一個地方的生態指示物種,不受人的意志而轉移。“蜂虎來到五源河筑巢,意味著五源河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是一件大好事?!?/p>
目前,走進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入眼:綠色盎然、魚兒游弋;入耳:水流潺潺、鳥兒歡鳴。在這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厥落戶蜿蜒河道邊,原雞、藍胸秧雞帶著小雞在公園里覓食,褐翅鴨鵑悠閑地在樹叢中“唱歌”……這條按照市里規劃、一年前還是水利工程的五源河,如今已蝶變成完美融合生態修復與水利工程的濕地公園。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在為市民提供優質生態空間的同時,也豐富了這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提升??趦r值
“濕地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張明祥介紹,濕地面積僅占全球地表面積的6%,但卻支持了全球23%以上的物種數量。“沒有健康的濕地,就沒有健康的生態系統。”
“海口濕地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在維護國家生物多樣性方面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睆埫飨檎f,??跐竦厣锒鄻有载S富,濕地脊椎動物514種,占全國22.23%;濕地維管束植物439種,占全國的20.31%,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水菜花、水蕨和野生稻?!捌渲兴嘶ā⑺悄壳皟H分布于??诃偙钡貐^。如果瓊北地區的濕地遭到破壞,那么水菜花和水角這種物種就會滅絕?!?/p>
濕地的生態修復不僅改善了海口的生物多樣性,也成為了全國的生態名片。在海口美舍河治理過程中,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八級梯田濕地,首次實現在城市內河以生態再造方式成功種植紅樹林。2017年,美舍河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經過生態修復后的美舍河,大大提升了城市未來的價值。在加強濕地保護的基礎上,??谶€大力發展濕地產業,開展生態旅游,全市濕地農業發展勢頭較好,實現了濕地保護利用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
相關鏈接:
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系列(一):??跐竦匦愠觥皣H范”?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