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護士”便利與風險共存 衛健委回應稱先試點再推廣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伴隨著共享經濟的風靡,最近,在北京、上海、廣東、陜西等全國多地悄然興起“共享護士”的醫療模式,打開手機APP手動下單,即可呼叫護士到家中提供輸液、換藥等服務。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獨居和空巢老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當這些老人生病了,家中無人照料時,一個人承受著病痛到醫院掛號就診,確實困難?!肮蚕碜o士”的出現,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和在醫院一樣的護理服務,不僅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人的健康需求,還減輕了子女的護理壓力。
然而便利與風險共存,專業護理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時,醫療安全如何保證?
通過應用搜索發現,多款手機APP推出“共享護士”服務,內容包括打針輸液、采血換藥、導尿吸痰、居家養老、中醫理療、上門催乳、術后護理等,通過線上接單、線下服務的方式滿足用戶不同的護理需求。其中,老人陪診可以提供電話咨詢,記者致電某應用平臺客服人員。
客服:“您下單會有10—20分鐘的審核時間,之后有護士接單?!?/p>
記者:“如果出現問題該找誰負責呢?”
客服:“護士都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都有保險,登陸APP可以查看具體信息?!?/p>
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內已有十多個“共享護士”平臺陸續上線。上門的護士大多來自公立醫院,在業余時間上平臺接單兼職,增加收入。還有一些是在衛生學校取得相應資質的學生,由老師在線指導開展服務。
家住河南南陽的王女士在朋友介紹下載了一款“共享護士”軟件,解決了家里的實際困難。王女士說,“我公公今年七十多歲了,他不小心把腿摔了一個口子,我帶他到醫院將傷口縫針然后包扎,到拆線時,因為他身體不方便坐在輪椅上,我付了168元就下單了。護士七點準時地來到我的家里,問清我公公的身體情況,看了看傷口,就開始消毒進行拆線,做得比較細致?!?/p>
共享護士平臺的確為患者享受護理服務提供了便捷,特別是臥床不起、行走困難的患者。在價格方面,雖然目前各大平臺尚無相對統一的定價標準,總體來看,護士上門服務的費用要比醫院門診高,一般相當于醫院價格的5至8倍。以平臺“醫護到家”為例,上門打針、拆線等服務費為139元一次,護士陪診服務費為198元到208元一次不等。
肖云是西安一家三甲醫院的護士,她認為對“共享護士”的管理有待完善。“去家里會存在一些安全問題,萬一是不法分子或者一些患者有一些無理的或超出護理操作以外的服務,護士怎么保證安全?對于患者而言,護士扎針造成一些危害怎么辦?”
多地悄然興起的“共享護士”給患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的確存在不少風險。袁女士的侄子今年五歲,被診斷為肺炎,她通過共享護士平臺預約了一位護士上門注射,沒想到孩子出現了藥物反應。袁女士說,“因為是頭孢類的藥物,先給孩子做的皮試,大概半個小時,孩子突然嘴唇發紫,身體打冷顫。我們一家人都害怕極了,我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打了120,把孩子送到醫院,后來搶救的醫生說這是出現了藥物的過敏反應——藥物性休克。孩子發生不良反應的時候,護士也表現得手足無措?!?/p>
對于“共享護士”的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回應稱,“共享護士”是公眾比較通俗的叫法,應該規范地稱為“互聯網+護理”服務,社會上對“互聯網+護理”服務有實際需求?!暗谝?,我們在北京、天津、廣東開展了護士區域注冊的試點;第二,在全國建立了醫療機構醫師和護士的電子化注冊系統,護士注冊更加方便,而且接入了國家政府網站,百姓可以查詢實時了解護理人員的資質;第三,全國很多省份出臺了政策,允許建立家庭病床,將其視為合法的醫療行為?!?/p>
都說“三分治病七分護理”,這說明了護理的重要性。目前,醫師多點執業政策放開的步子較大,但護士多點執業的突破還比較有限。焦雅輝表示,目前正研究相關政策開展試點,時機成熟再考慮推廣?!耙私飧鞯剡M展中遇到的一些情況和問題,包括一些資質的審核準入和規范問題,以及發生不良事件后的法律責任分擔。還包括護理安全,護士的人身安全如何保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現在準備通過試點的形式進行跟蹤解決。”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患者而言,單獨的“護士到家”并無法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醫療行業需要醫生和護士緊密配合,護士沒有處方權,倘若護理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往往難以單獨處理。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不僅需要“共享護士”,更需要“共享醫療”。
職能部門應盡早制定行業規范,強化“共享護士”的監管責任,逐步擴大護士多點執業范圍,在準入、保險、平臺責任等多方面規范這個新興行業,最大程度激發“共享護士”的能動性與積極性,用好的制度呵護“共享護士”業態的健康發展,讓更多患者享受到這一模式帶來的便捷。(記者車麗)
?
?
相關鏈接:
“共享護士”悄然興起 進家門要先跨“規范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