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黃查看蜂箱。
海口網7月10日消息(記者鐘元韜 通訊員劉偉 攝影報道)“給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當老板。”說出這句話時海口龍華區龍橋鎮永東村的精準扶貧戶王昌黃底氣十足。經過政府兩年來的幫扶,王昌黃不僅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思想觀念也有了巨大轉變。短短兩年,他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說話結巴、膽小內向的貧困戶,如今他已經掌握了多項種養殖技術。今年3月,他辭掉了穩定的工作,通過養蜂、養荷蘭鼠、養牛、養羊、養雞,多元化發展養殖產業。
王昌黃今年37歲,他和妻子都是肢體殘疾4級,身體比較矮小,無法從事重體力工作。在政府幫扶之前,家庭收入來源主要靠他打零工和妻子務農,2015年家庭人均純收入只有1688元,小孩還要上學,生活負擔比較大。2016年被認定為精準扶貧貧困戶后,政府從產業、教育、醫療、住房改善、轉移就業及培訓方面對王昌黃進行了全方位的幫扶。“在幫扶過程中,幫扶責任人不僅僅提供幫助,還鼓勵我,讓我堅信只要勤勞肯干,生活會越來越好。”王昌黃說,經過政府兩年的幫扶,他在思想上也有了巨大的轉變,變得自信果敢。“此前在政府的幫扶下,我來到海口一家酒店當廚師,月薪2000多元,雖然這是一筆穩定可觀的收入,但我對此并不滿足,我想創業,想靠發展產業致富。”就這樣,王昌黃和龍橋鎮幫扶責任人商量后,辭去了工作,開始了創業之路。
王昌黃喂雞。
龍橋鎮紀委書記王胤丞作為王昌黃的幫扶責任人感到十分欣慰。“當他來和我商量辭去工作的事情時,我十分欣喜,看到他有強烈的致富欲望且勤勞肯干,我知道我們在‘扶志’和‘扶智’上的工作起了成效。”王胤丞介紹,王昌黃通過上網了解信息,緊跟市場行情進行種植養殖,一開始政府幫扶了他14頭羊、3頭牛,他結合自己的養殖情況,在今年2月賣掉了8頭羊,獲利7000多元,利用這筆資金來養蜂。目前王昌黃養的蜜蜂發展到30多箱,一個月前,他又將蜂蜜賣出,除去成本開支后還賺了一萬多元,但他并不急著用這筆錢來改善生活,而是又拿出七千元購買下蛋雞,現在已經飼養有200多只雞。
“我在羊肉價格高時賣羊肉,蜂蜜行情好時賣蜂蜜。”王昌黃聊起自己的生意經來頭頭是道。他從網上了解得知養荷蘭鼠能賺錢,便開始著手養殖。王昌黃說,“政府有好的政策,自己也要把握住,好好努力改善生活”。
因為王昌黃聰明能干,成為了“海口聚欣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帶領村里其他貧困戶將自己的種羊作為入股物資交給合作社統一管理,一起發展養殖業。去年3月,該合作社成立時只有55頭羊,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合作社養羊規模已經發展到100多頭。“我要參與合作社的管理、銷售、分紅等事務,現在合作社發展穩定,成為貧困戶們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王昌黃感慨地說,政府給予他最大的幫助就是幫他拾起了致富的信心,讓他懂得有技術、肯吃苦才能脫貧致富。“養羊、養蜂技術是我自學的,多一項技術就多一條路。”王昌黃說。
如今的王昌黃有頭腦、肯吃苦、自信有魄力,他表示,接下來將把產業發展的重心放在銷售荷蘭鼠上,爭取早日走上致富路。
?
相關鏈接:
海口啟動創業扶貧直通車進鄉鎮 創業致富有門路
扶貧先扶智 海口秀英區全方位幫扶貧困家庭學子脫貧致富
去年完成核準6199名建檔立卡學生信息更新和錄入 海口教育扶貧不漏一戶一生
海口“就業扶貧車間”助貧困戶家門口賺“外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