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先后發布資管新規,業界解讀:
剛剛過去的周末,并不平靜。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多部委紛紛下發針對資管新規的細則規定,這些辦法影響著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走勢。總體上說,此次多部委下發的文件較此前有所放松,放松程度雖不及預期,但也提振了市場信心。
銀行理財門檻降低
上周五,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顯示,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引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
也就是說,百姓平時投資的銀行理財產品,普遍都屬于公募理財產品。而在新規中,公募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從5萬元下降至1萬元。
與此同時,辦法規定,商業銀行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的,合格投資者投資于單只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金額不得低于30萬元人民幣,投資于單只混合類理財產品的金額不得低于40萬元人民幣,投資于單只權益類理財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的金額不得低于100萬元人民幣。
老產品可投新資產
除了投資門檻有所降低外,央行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公募資產管理產品除主要投資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和上市交易的股票外,還可以適當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但應當符合資管新規關于非標投資的期限匹配、限額管理、信息披露等監管規定。
據了解,按照“資管新規”相關要求,除另有規定外,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于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或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應當為封閉式理財產品,且需要期限匹配。
對于限額和集中度的管理,仍延續現行監管規定,要求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余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或銀行總資產的4%;投資單一機構及其關聯企業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余額,不得超過銀行資本凈額的10%。
此外,資管新規以2020年底為最終大限。而在大限之前的過渡期中,通知明確,金融機構可以適當發行一部分老產品投資一些新資產,但這些新資產應當優先滿足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強調,老產品的整體規模必須控制在資管新規發布前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之內,所投資新資產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
放松并不等于放水
“資管新規是金融監管的綱領性文件,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是專門針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細則。”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新的辦法與預期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放松,資管新規對社會融資的收縮效應超出預期。
黃志龍表示,近期央行屢屢邊際放松貨幣政策和流動性投放,也是為了應對資管新規對社會融資的負面沖擊。商業銀行理財公募產品銷售起點下降將有利于商業銀行代銷理財業務的收入,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管新規對銀行資管業務的實質性影響,整體上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偏利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也表示,公募理財產品降低門檻,一方面對擴大老百姓選擇理財產品非常有利,現在老百姓可以投資的產品除了股票房產之外非常少,因此降低銷售起點對實現普惠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可以緩解銀行資金來源壓力,為銀行轉型提供更充裕的空間。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放松并不等于大規模放水。上述利好是參考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國內資本市場和金融穩定而對資管新規作出的微調,不是政策性的轉向。
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
?
相關鏈接:
考核季來臨 海口理財產品收益率上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