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一千多年前,北宋宰相盧多遜被貶崖州,從此以瓊南為家,后世以三亞水南村為原點,陸續向島內各地遷徙。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周刊|北宋宰相盧多遜后人:淡泊名利自安逸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07-23 20:02

      一千多年前,北宋宰相盧多遜被貶崖州,從此以瓊南為家,后世以三亞水南村為原點,陸續向島內各地遷徙。

      也許是有感于個人身世的浮沉,盧多遜留給后代的遺囑中,特別強調對品德的建造,而把對功名的追求放在次要的位置。他在海南的后裔仍以詩書傳家,其中雖沒有誕生過進士,卻不乏舉人、貢生,有意思的是,這些具備了入仕資格的盧氏士子,往往放棄當官的機會,選擇教書、經商,或從事文化藝術工作。

      ——編者

      位于三亞市崖州區水南村的盧多遜紀念館。

      三亞崖州古城和寧遠河以南,有一個千年古村——水南村,重修的“盛德堂”和新建的“盧多遜紀念館”,總能讓人遙想古時人物際遇,感慨宦海沉浮無常。曾經在水南裴氏祖居盛德堂停留的趙鼎和胡銓,未見他們在海南有后代的記載,但先于他們謫居崖州的盧多遜,卻有子孫在瓊州熱島繁衍生息。

      盧成昊,水南村一位74歲的老人,是盧多遜的三十三世孫,手上保管著一套續修于1989年的34卷“范陽堂”《海南盧氏族譜》。老人面容安詳,語調平和,說起族事如數家珍。

      據水南盧氏后人口耳相傳,老祖宗曾留下遺訓:后世子孫追求什么都可以,切切不可貪戀仕途。是什么讓盧多遜產生這樣的想法,留下這條未成文的訓誡?除了族譜,記者還查閱明代正德《瓊臺志》、清代光緒《崖州志》等相關史料,方知此說可信,其來有自。

      老父親預知盧多遜難逃一劫

      “盧多遜,懷州河內人,太祖朝相。太平興國七年,以交通秦王廷美事,流崖州。雍熙二年卒。”《瓊臺志》中對盧多遜被流放崖州的原因——卷入宮廷內斗,寥寥數字。從公元982年貶瓊到985年去世,盧多遜在崖州的生活時間最多3年。

      與盧多遜一起流配的,還有其家人。

      其實,盧多遜被流放之事,其老父親早有預感。《崖州志》“雜志”中收錄了一個故事,說到是盧多遜曾在某地旅館遇見一個老太太,她能說出很多京城舊事,盧多遜問其身世,她說:“吾兒為某官,被宰相盧多遜以私恨貶來死,遺老身在此。彼盧相者,妒賢嫉能。倘不死,終當見之。”,盧多遜聽了,默然離去。又因曾與趙普有隙,其父嘆息道:人家是開國元勛,小子自毀前程,我知道是在所難免了。果不其然。

      盧多遜紀念館的后進,里面有盧多遜的塑像。

      盧多遜的后代盧玉墀,清代監修光緒《崖州志》時,對此并不避諱,仍然沿襲康熙、乾隆時期《崖州志》中就有的這段掌故。

      明代臨高舉人王佐在其纂修的《瓊臺外紀》中感嘆道:“青天明月不堪欺,磐石元勛豈可移?莫怪老姬窮旅邸,能談京邑舊因依。”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得罪人,也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官至宰相的盧多遜也概莫能外。

      不過,盧多遜在崖州狀態不錯,應該也很喜歡這個地方。他寫過一首七言排律《水南村》,副題是《為黎伯淳題》——

      珠崖風景水南村,

      山下人家林下門。

      鸚鵡巢時椰結子,

      鷓鴣啼處竹生孫。

      魚鹽家給無墟市,

      禾黍年登有酒樽。

      遠客杖藜來往熟,

      卻疑身世在桃源。

      一簇晴嵐接海霞,

      水南風景最堪夸。

      上籬薯蕷春添蔓,

      繞屋檳榔夏放花。

      獰犬入山多豕鹿,

      小舟橫港足魚蝦。

      誰知絕島窮荒地,

      猶有幽人學士家。

      盧多遜紀念館中題為《珠崖風景水南村》的國畫(局部)。

      這首詩就像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了宋代初年崖州大地的美麗風光、豐富物產和純真民情,更讓人有理由相信,在盧多遜到來之前和之后,已有“衣冠”氏族在此生活,像黎姓、裴氏和慕容家族(今為容氏)。

      明代盧氏士子鄉賢有口皆碑

      “盧多遜現有多少后人?除了三亞地區,在海南哪些市縣還有分布?”記者問。

      “大約3萬人,瓊海最多,其次是樂東,再就是萬寧,陵水、定安、屯昌、儋州等有少量分布。”盧成昊答道,“文昌、東方和昌江也有盧氏宗親,但是否為多遜公后人,由于族譜接續不上,目前還無法確認。”

      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水南村走出了盧氏入瓊以來的第一位、也是惟一的舉人——盧雋,可惜沒有其傳略。此后,又先后誕生了5名貢生,其中盧顯由貢生進入北京國子監讀書,兒子盧道明和孫子盧勛,也是貢生出身,父子孫三代同是貢生,一度在崖州傳為美談。

      相傳盧顯除了會讀書,還善于看病,在北京太學讀書時,一位同窗罹患怪病,險些喪命,盧顯用藥加以調治,竟然治好了。若干年后,盧顯已去世多年,那位同學來瓊尋訪故人,恰逢盧氏子孫為盧顯遷葬(二次葬),那位學友懂得堪輿之術,便在水南村附近選了一塊“蜈蚣地”,以報當年救命之恩。此后,崖城地區便將這座墳墓辟為“恩公墓”。

      與此同時,移居樂會(今屬瓊海)的盧氏宗親也走出一大批讀書人,其中貢生就有8人。這當中盧晟官至廣西梧州府同知,其后裔盧紳當過廣西富川知縣;盧魁在本縣當縣學訓導,盧世鵬則上任福建建寧主簿、升任南京高郵經歷;其余4人沒有仕宦記錄。

      盧紳的故事值得稱道。

      據同縣且同庚、后來官至山東萊州府教授的同窗林毓秀撰述和縣志記載,盧紳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膺選拔貢,赴任富川知縣后,弘治年間(1488—1505),當地賊寇橫行,民不聊生,他親自到荒郊野外,殺牛擺酒,勸諭匪眾:“爾等歸良,莫入匪流,貽笑先輩!”流寇聽后,猛然醒悟,竟然全部歸化,于是富川境內重歸安寧。

      致仕還鄉后,盧紳憐恤孤寡,敬老憐貧,藹然有忠厚長者之風,其才、其德、其行,一如他的名字。因此,盧紳被褒封為富川名宦,被誥命為樂會鄉賢。

      清末盧玉墀監修《崖州志》

      時間來到清代末年,彼時距盧多遜流放崖州已近千年。

      1899年七月,浙江海寧人鐘元棣奉命赴任崖州知事,文人出身的他,意識到地方文獻的重要性,感慨自乾隆年間所修舊志以來,已有100多年未加增輯,“山川形勝,泉下幽光,付之湮沒不傳者,不知凡幾”(鐘元棣《重修〈崖州志〉序》)。于是,鐘元棣與耆紳盧玉墀、舉人張雋、歲貢趙以濂、拔貢邢定綸商議倡修州志。

      鐘元棣還帶頭捐款,此后崖城東里和西里的紳士踴躍出資,便于1900年開局纂修,張雋、邢定綸和趙以濂是“主筆”,候選州判、恩貢生盧玉墀、瓊州府學教授陳錫熙和甲午科(1894年)舉人林纘統等9人為“監修”。

      “盧玉墀是我的曾祖父,當時吏部已經行文讓他出仕,但他不想當官。”盧成昊說,“鐘元棣、張雋他們續修《崖州志》時,找到了他,他卻當仁不讓負責監修,因為這是公益事業,他非常熱衷。”

      盧玉墀雖然不想出仕,但由于熱心行善,在崖州地區有口皆碑,很受官方和民間的尊重。

      光緒甲辰(1904年)二月,盧玉墀去世,張雋為他撰寫了行略。盧玉墀自幼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寫文章,長大后,又師從兩位曾在瓊臺書院游學的堂叔盧夐唐和孫玉臣先生,并頗受器重,盧玉墀也因此在當地很有名氣。年輕時,他一度有志于科舉,但由于當時社會動蕩,科考忽舉忽廢,加上父親年老,盧玉墀便不愿出遠門,而是選擇家居。

      盧玉墀家居時,敦親睦族,體恤鄉鄰,很受鄉人喜愛和敬重。他到中年才補為廩生,又過了25年才成為恩貢生,再過8年被吏部定為“恩選教諭”。人們都勸他出去當官,但盧玉墀淡泊仕途,謝絕了大家的好意:“吾教于家足矣,宦海風波,非吾所愿。”于是繼續潛居鄉閭。

      盧玉墀在光緒初元(1875年),在崖州地區就已經聲望極高,年老時更是成為州紳中的前輩。

      張雋寫道:“凡文武官員來崖者,莫不以識公為榮。且公素精醫學,所有文武衙門皆重公,而皆愿羅致公,故公之名望邇來猶著。使他人處此,必至公門為捷徑。”但他沒有以此謀私,除非地方官殷勤招致,或是重病求助,盧玉墀都謝絕不去。

      盧玉墀手頭并不寬松,然而只要別人有難,他都慷慨濟貧扶弱,地方上修志、建橋這樣的善舉,他更是樂意帶頭倡捐。

      盧玉墀去世的那年,云南會澤舉人盧芳林奉旨赴任崖州知州,動身前曾向前任知州姚紹書(1900年上任)打聽崖州人士,姚向他提到了盧玉墀,且說此人“非公事不至官署”。因此,盧芳林第二年到任后,就急著要召見盧玉墀,后來才知道老先生已經謝世一年。1905年冬天,盧芳林應盧玉墀后人要求,根據聽到的故事,為其撰寫了墓志銘。

      盧玉墀的兒子盧琦也是一名貢生,職銜是“四品候選同知”。

    ?

    相關鏈接:

    海南周刊| 探訪海南萬年火山雷虎嶺
    海南周刊| 從一段家族往事看千年古村的好義善舉
    海南周刊| 海南首部紅樹林科普讀本問世:自然有愛 用心探索
    海南周刊| 明代德化窯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國白

    ?

    相關鏈接:
    海南周刊| 明代德化窯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國白
    海南周刊| 海南首部紅樹林科普讀本問世:自然有愛 用心探索
    海南周刊| 從一段家族往事看千年古村的好義善舉
    海南周刊| 探訪海南萬年火山雷虎嶺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海南日報] [編輯:李謝菲]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yy9099| 亚洲区在线播放| 男人让女人爽30分钟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日本人69视频jzzij|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尤物在线视频| 97性无码区免费| 女人与禽交视频免费看|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爽国产|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 韩国18videos极品| 国产美女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护士系列sdde221取精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视频软件app下载| 国产视频xxx| 一本伊在人香蕉线观新在线| 成年人免费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 翁虹三级伦理电影大全在线观看| 国产最爽的乱淫视频国语对| 97在线公开视频|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