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土地入股得分紅 屋頂發電獲增收 瓊山區甲子鎮瓊星村走出產業脫貧之路
▲甲子鎮瓊星村委會與南方電網合作發展光伏產業,增加貧困戶的收入。 本報記者 吳祝好 通訊員 龍泉 攝
“現在政策越來越好,我們也干勁十足。”8月7日,瓊山區甲子鎮瓊星村委會羅邊村的脫貧戶陳綿越看著煥然一新的房子,眼中閃爍著希望之光。
近年來,甲子鎮瓊星村委會扶貧路上不忘激發村民的斗志,采取“公司+農民+土地”合作方式引進企業助力精準扶貧,發展光伏產業,將紅利分給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1 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文章
據了解,2016年5月至6月,瓊星村采取“公司+農民+土地”合作方式,聯合某公司整理約300畝土地,建設牧草、麻竹和椰子的種植育苗示范基地,用于種植示范、育苗和培訓農民。村民以土地使用金入股,公司出資金、技術、負責種植管理、負責產品銷售,以此推進整村扶貧工作。
在農民普遍掌握了種植技術后,村民可自行選擇合作方式。一是村民出讓土地經營權,收取土地使用金;二是以土地入股,通過入股分紅;三是自己種植和管理,公司給予指導,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方式擴大種植生產規模,以保底協議價出售給公司,公司承諾以保底價保護收購,同時參照市場行情,就高不就低,確保農民的收入。牧草和麻竹兩種作物每20天可收割一次,每噸可賣350元至400元,每畝地一年利潤可達到5000元,通過種植牧草和麻竹,既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還提高了勞動積極性。
2 發展“光伏”增加集體收入
“每年光伏產業的收益,村委會將60%分給村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剩下的40%用來完善村內基礎設施,解決村內生產生活設施問題。”瓊星村委會委員吳必慶說,瓊星村村委會與南方電網合作瓊星村光伏發電項目,近一年來為村集體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
瓊星村光伏發電項目位于瓊星村村委會辦公駐地,項目投資50萬元,2017年11月,該項目竣工驗收,實現與南方電網并網合作。項目一共有224塊光伏板,每塊光伏發電板功率達到270瓦,共60.48千瓦,預計年平均每天發電240度左右。瓊星村委會與南方電網合作模式是發電量全額上網,即南方電網給予瓊星村委會每度電補貼0.85元。
此外,2016年開始,瓊星村委會改造硬化遼山村環村路道路1780米、龍殿村入村路1050米;修建加固龍殿村擋土墻550米;修建遼山村渠道420米,有效地解決了群眾出行及生產方面的困難;修建了遼山、沙田2個自然村的文化室,并配套相關娛樂設施,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村莊改造面貌煥然一新。
?
?
相關鏈接:
助推海口荔枝產業扶貧與發展 馮小剛擔任海口扶貧公益大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