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高返鄉大學生李勇冠創建520畝高山香菊種植基地,回報鄉土助力扶貧
做扶貧路上的好“掌柜”
8月10日,走進臨高縣臨城鎮文新村,一片片高山香菊花長勢正好,預計今年12月可以采收一批。高山香菊是文新村的扶貧產業,為此,文新村成立了文新富澤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并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吸納了29戶貧困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這家龍頭企業,就是臨高返鄉大學生李勇冠創辦的海南臨高方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莊公司)。
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曾在武漢一高校任職的李勇冠,幾年前得知家鄉臨高多文的空心菜銷路不好的消息,便萌生了回鄉幫助鄉親們打造多文空心菜品牌的想法。
2014年年初,在外闖蕩了11年的李勇冠回鄉創業。他用3個月時間完成了公司注冊、商標注冊、品牌包裝設計工作。公司成立3個月后,李勇冠就簽下了20萬斤的訂單,并發動農民一起種植空心菜,如期完成了首批訂單。
創業路上,李勇冠一直在探索。他發現,臨高的環境十分適合種植高山香菊,就于2016年成立了方莊公司,建設以菊花系列品種種苗培育、種植、加工、銷售、研發的綜合性企業,并開展扶貧工作。
去年7月,李勇冠在多文鎮成立多郎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46戶192名貧困群眾以115萬元的扶貧資金入股,種植了130畝高山香菊,方莊公司則為合作社提供種苗、技術支持及銷售等服務。去年年底,第一批高山香菊售出,每戶貧困戶獲得超過3800元的分紅。
李勇冠說,種植技術逐漸成熟后,公司又在臨城、波蓮、博厚建高山香菊種植基地,4個基地種植面積共520畝,吸納155戶貧困戶以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目前,這4個基地每年能夠提供8000多人次的工作崗位,幫助貧困戶通過務工增加收入。
扶貧方法上,李勇冠也有自己的探索,創建了“東掌制”扶貧項目管理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合作社是‘東家’,我們是‘掌柜’,我們給合作社打工。”李勇冠說,合作社生成的若干項目由“管家”來尋找項目類專業的“掌柜”來進行托管,“東家”負責整合土地資源、勞力資源以及項目資金,有利于增強合作社管理和運營能力,標準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等一系列農業產業化的舉措,又開拓了貧困群眾的視野,鼓舞貧困群眾的信心,刺激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從“不敢”“不能”,逐步轉變到從眾參與、主動參與,主動學習、主動改變。
不僅如此,“東掌制”在項目運營的過程中,項目資本金半封閉運行,10萬元以上的支出經“東家”和“掌柜”雙方確認后由“東家”對公賬戶所在的金融機構受托支付。項目收益后則立即將項目投資本金及收益回籠,以確保資金的再次循環投資使用,做到賬目透明。2017年,方莊公司獲評海南省扶貧龍頭企業。
“李勇冠是一名好‘掌柜’,高山香菊產業的發展,讓村民脫貧致富充滿了希望。”文新村黨支部書記王宗道說。
扶貧方法亮點——“東掌制”
合作社是“東家”,負責整合土地資源、勞力資源以及項目資金
合作社生成的若干項目由“管家”來尋找項目類專業的“掌柜”來進行托管
“東掌制”在項目運營的過程中,項目資本金半封閉運行
?
?
相關鏈接:
萬寧返鄉大學生卓齊輝探索自然農法,帶動村民養蟹致富拯救生態和記憶中的美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