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后的騎樓老街保留著大量南洋建筑風情元素。見習記者 李天平 攝
傳承歷史 盤活城市文化資源
從云南到海口旅游的沈小姐,一下飛機就直奔騎樓老街。她說,“之前特別向往來海口看海,自從在電影上看到騎樓的取景后,才發現海口是有故事的,這些建筑本身就是一部活著的歷史,講述著這座城市的過去。”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騎樓老街建筑群,可謂海口的一張名片。
晚清時期,海口海運航線可到達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貢、海防等地,活躍于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商戶和勞工將各地的建筑風格和樣式帶到海口,并于1849年在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建成最早的騎樓。整片騎樓街區從此延伸開來,形成規模。然而時過境遷,當年繁華的騎樓老街面臨建筑結構老化、市政設施差、居住密度高、業態低端等問題。近年來,海口啟動騎樓老街區整治工程,讓百年騎樓煥發新顏。
針對騎樓歷史文化街區, 海口推進其保護與綜合整治專項規劃的編制與落實,將多條騎樓道路街區及多處騎樓建筑納入保護與綜合整治范圍。對于騎樓歷史文化街區采取保護為主、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不僅注重歷史遺存與街區風貌的保護,更關注保護與延續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功能。
海口騎樓老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介紹,在老街的修繕中,堅持“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和“修舊如舊、恢復原狀”的原則。“要把歷史建筑當作一個生命體來看待,這些修復后的騎樓還要繼續發揮建筑的功能。”
經過風貌整治、基礎設施更新、局部改建等綜合整治規劃,騎樓老街片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古跡游覽區、旅游服務區、騎樓商貿區、文化娛樂區與居住生活區, 保留了大部分騎樓原有居民, 提供了良好的人居生活空間與商業業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