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盤夜市內特色扎啤頗受市民青睞。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夜市是城市最有“人情味”的地方,也沉淀著一座城市獨具特色的文化記憶。近年來,海口夜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特色夜市規劃建設,對照借鑒外地先進經驗,迎合市民游客需求,加快推進“五化”先行,從規范布局、規范經營、提升服務等方面,對夜市街(區)進行規劃建設及升級改造,取得了城市更新與民生發展的雙贏局面,讓老夜市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各式特色美食不僅讓海口市民記憶中的熟悉味道回歸,也成為外地游客感受海口風情、體驗海口文化的不二之選。海口夜市已成為激活夜經濟、豐富市民游客夜生活的靚麗“名片”。
金盤夜市內美味可口的小龍蝦。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夜市經濟惠民生
夜市給經營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在夜市經濟帶動下,周邊鋪面的生意也旺了起來,海墾花園夜市的商戶王瓊娟就是受益者之一。“我原來推車在街邊賣早餐很辛苦,如今在夜市擺攤車賣椰子凍,每月賺4000元不成問題。”
海墾花園夜市借鑒臺灣夜市的成功經驗,充分論證,統一規劃,合理分區,并對檔口進行統一設計,升級亮化工程,打造觀光型、環境友好型夜市。去年11月動工建設,今年6月4日開業迎客。開業以來,平均每晚客流量達5000人次。
從分散雜亂到整潔靚麗,海大南門夜市也在升級改造后舊貌換新顏,成為更加美觀舒適的休閑夜市。“我們這個夜市是綜合性的,不僅僅有美食攤位,還設置了百貨和水果區域。”海大南門夜市管理方負責人林志濤介紹,原先各個區域比較分散、凌亂,小吃攤位是晚上利用人行道限時劃定的,受到空間限制,攤位只能擺放小桌椅,顧客坐著吃飯很不方便。改造后的夜市采取封路運營的模式,形成夜市步行街。海大南門夜市擴建改造后可容納222個攤位,設置小飾品攤位97個,小吃街攤位125個,今年1月31日試營業后吸引了眾多市民及學生就餐,人氣非常火爆。
62歲的何樹英經營“英姐炸炸”已有10多年,過去是推著小車在巷子里叫賣。瓊臺福地美食街招商時,街道辦邀請何樹英入駐。“現在不用推著桌椅板凳到處跑,老顧客一來就能找到我,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何樹英說。
因人氣提升、管理到位,攤主也因夜市的改造升級獲益。湖南人譚輝銘在海墾花園夜市租了一間70平方米的門店賣灌湯臭豆腐、糖油粑粑。開業后生意火爆,他聘請了6名員工,日均營業額13000元左右。“我在湖南也有店,這樣的營業規模在老家要租200平方米的門店才夠。”譚輝銘說,海口夜市設有公共就餐區,攤主只要租下廚房的場地就夠了,還不需要聘請保潔人員,節約了很多成本。“夜市開張以來,絕大部分的商戶都能盈利。”
“夜市滿足了廣大市民游客夜生活的需求。”市人大代表黃紅保說,這些夜市給市民提供了聚會、喝茶乘涼的場所,很好地發揮了便民服務功能,是符合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
市民在海大南門夜市開心品嘗小吃。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產業抱團求發展
7月27日,海口夜市迎來發展史上里程碑時刻:海口市夜市發展聯合會正式揭牌,標志著椰城首個夜市行業專業自治管理機構誕生。從此,單打獨斗的分散夜市邁向抱團發展、整體提升之路,強化行業自律,攜手練好“內功”,齊心打造品牌,步入自治管理新階段。
“聯合會成立后將實行行業自治,我們將強化夜市的內部管理,標準只會比之前更嚴,為市民游客營造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海口市夜市發展聯合會會長蔣德喜說,聯合會將履行好夜市監督管理職責,創新服務手段,規范企業行為,促進企業間相互學習、交流合作、共同發展。聯合會將努力實現會員共同意愿,維護會員合法權益,按照章程開展好各項活動,努力實現行業嚴格自律、市場秩序規范、服務水平提高的工作目標,促進夜市行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使夜市品質建設再上新臺階。
“成立夜市發展聯合會,可以發展夜市經濟、提升海口小吃水平、豐富海南特色飲食、鼓勵年輕人創業。聯合會將借助集體力量, 讓海口夜市達到新的高度。”海口市夜市發展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許正章說,海口可以學習臺灣,通過舉辦比賽,創新營銷的方式打響美食品牌。夜市穩定發展鞏固優勢是很重要的,將來的問題可能會集中在攤商業態的同質化和美食文化內涵不足兩方面。為了保持夜市后續的健康發展,必須盡快協助各個夜市進行產品業態的修整和改良,加大差異化和特色化。
為了強化推廣、提高夜市影響力,海口夜市發展聯合會計劃開展系列推介活動,介紹夜市特色,展示城市美食魅力。通過定期舉辦美食節、賽事等舉措,篩選精品、打造特色品牌,通過夜市經濟發展和其他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共同打造國際旅游島消費中心。目前,正在開展“舌尖上的夜海口——海口特色夜市系列評選”活動,通過市民游客線上投票+專家市民線下評審,評選海口十大夜市中最受歡迎的美食、最具人氣的檔口、最受吃貨喜愛的夜市等品牌,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
美食之外、玩樂之余,夜市,是生活、是文化、是社會。海墾街道工委書記符策倫說:“海口的夜市應該多建立和市民、游客的情感連接,讓夜市不僅是吃喝的天地,更成為大家青春記憶、人生片段的承載地。例如,可以在夜市策劃舉辦訂婚、婚禮,讓大家對夜市形成美好的記憶。”
市民在金盤夜市品嘗烤魚。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旅游融入夜經濟
“每次來海口,這個夜市是我必去的地方。”李佳明是湖南的資深驢友,來海南必來海大南門夜市,說起這里的變化,他贊嘆,“夜景讓人大飽眼福,美食讓人大飽口福。”
在促使夜市持久繁榮的過程中,海口把夜市和旅游緊密結合起來,讓夜市也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根據美蘭區的相關統計,以往在海大南門特色夜市消費的大多是本地人。而近期以來,夜市拖著行李箱的外地游客多了,已占本地市場的1/3。夜市上的年輕面孔也更多了,逛夜市和經營夜市的攤主,不少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數據顯示,海口加快城市更新,新建升級改造夜市,近年來陸續開張海墾花園夜市等10家夜市,總共建筑面積達到了81822平方米,其中固定鋪面1007個,攤車647輛,業態有小吃、餐廳和特色百貨、游樂設施等項目。通過網羅眾多美味,海口夜市滿足不同地域游客的口味,從美食到旅游文化,從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轉型中,探索出一條明晰的發展路徑,旅游內涵不斷豐富,品質不斷提升。
海口夜市也得到了海外游客的青睞。7月20日,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丹麥6國的歐洲城市代表團,來到海墾花園夜市親身體驗夜市文化,品嘗特色美食,感受海口的輕松愜意。海南粉、冷飲、燒烤、海鮮、椰子汁……琳瑯滿目的美食讓歐洲城市代表團的成員們大開眼界,海口熱情洋溢的“夜生活”得到成員們的點贊。
7月21日晚上,人聲鼎沸的海墾花園夜市迎來了來自河南鄭州的27人團隊。這是海口夜市接待的首個旅游團。來自河南的游客張女士說,海口的夜景非常漂亮,空氣也好,特別是在海口的夜市里不僅吃到全國各地的美食,而且還能夠吃遍海南島的美食。
為進一步拉動旅游消費,海口旅行社還量身訂制了以美食為主題的海口夜市行程,推出海口夜市旅游線路,挖掘文化內涵,讓更多國內、國外游客感受海口的城市味道和城市記憶。海口民間旅行社市場總監王俊峰說,民以食為天,“吃住行游購娛”,在旅游六要素中吃排在第一位,美食是旅游的永恒主題,國內外游客對海南美食較為青睞,于是為他們量身定做了美食主題的海口夜市行程。海口夜市網羅了眾多的美味,能夠滿足不同地域游客的口味,此后將推出更多的海口夜市旅游線路。
“升級后的夜市,在‘為民、利民、惠民’的同時,也為海口的夜晚增添了亮麗的風景線。既能滿足游客需求,本身也是一處景點。此后將推動更多的旅游線路融入夜市,豐富海口旅游內容,留住游客消費。”海口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負責人說,但海口要打造旅游觀光夜市,在配套設施上還需進一步完善:要擴建停車場,讓旅游大巴能夠進入。對標識標牌進行提升,廁所要按照旅游廁所的標準打造等。
團隊游客的到來,也給夜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墾花園夜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根據市場需求,更新配套相關接待設施,推出更多的不同口味的美食小吃。
夜市接待旅游團隊,除硬件跟上之外還要軟件配套。市民王永泉認為,隨著市民、游客的增多,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宰客等問題,會嚴重損害海口的城市形象。相關部門要對夜市精細化管理,做好環境衛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污水排放、油煙排放、垃圾處理等工作,防止噪聲、油煙等污染,確保不影響公共安全、不影響市容市貌、不影響交通通行、不擾民。要建立食材追溯機制、嚴厲打擊“地溝油”等不法行為,要建立通暢投訴的渠道等,讓廣大市民游客來得順心、吃得放心。
?
?
相關鏈接:
俄媒:海口夜市改造喚醒城市“夜生活” 海外游客贊“有味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