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歷史地名1524條
海口流水坡社區將設二維碼地名標志
29日下午,海南省民政廳召開加強地名文化建設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我省經地名普查,全省共有歷史地名1524條,海口流水坡社區、儋州城北社區、文昌航天社區3個城鄉社區將試點利用地名普查成果,推廣設立二維碼、智能芯片等反映更多地名信息的新型地名標志。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地名是中國地名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見證了海南島歷史文化的發展變遷,具有獨特的海島印記。海南每一個地名都有其獨特的由來,不但反映出民族的分布、時代的變遷,還反映出海島的地貌特征和地理沿革。這些自然和人文特點使海南地名呈現豐富、多元和復雜的特點,極具地方特色,有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我省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近年來,省民政廳結合地名普查,指導市縣全面、系統地普查各類地名及其屬性信息,要求在調查現有地名的同時,也調查已消失不用的地名;查清地名的拼寫、讀音、位置等基本信息,詳細收集地名的淵源、沿革、含義等文化信息。截至目前為止,全省共采集地名條目5.1萬多條,其中歷史地名1524條,為加強地名文化建設提供第一手原始資料。
同時,我省積極開展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活動,海口市對“板橋路”兩條重名街道分別加上區域名,整治不規范公交車站名21個,更換不規范地名標志57塊。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全省已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71個,清理地名使用亂象的公共標志380個,地名使用亂象得到有效遏制。
我省正在著手研發海南省地名公眾查詢服務系統及海南地名微信公眾號,方便社會各界查詢了解地名基本信息,進一步提升海南地名文化的宣傳效果。部分市縣積極籌措資金,加快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應用。下一步,我省將編纂一批實用性強的地名工具用書,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平臺建設,持續推進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活動;同時深化地名公共服務,積極推進三亞市地名地址庫試點示范創建活動,加強和規范地名標志設置管理,指導海口流水坡社區、儋州城北社區、文昌航天社區3個城鄉社區利用地名普查成果,推廣設立二維碼、智能芯片等反映更多地名信息的新型地名標志。積極推進地名信息化建設,創新應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結合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創新地名公共服務方式和內容。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