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會所城遺址。
400年前明代城池的前世今生
省博考古學家?guī)阕呓笊缴钐幚枵懦?/strong>
這座海南目前唯一有完整輪廓的古城遺址——水會所城
挖出石柱礎、石碑座、青花瓷片等文物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zhèn)大保村委會水上市村一條毫不起眼的小土坡,是8歲的王樂和小伙伴們常來玩耍的去處。
當他們迎著風一路呼啦飛馳時,或許不會想到腳下踩著的是海南目前唯一有完整輪廓的古城遺址——水會所城。日前,海南省博物館考古隊再度到此探訪,采集到石柱礎、石碑座、青花瓷片等一批文物的同時,也為這座在風雨中默默矗立了400余年的古城堡拼湊出一段更完整的歷史。
誕生 始建于明代萬歷二十八年
位于海南腹地的黎母山,如謎般橫亙于歷史脈絡深處。千百年來,一代代的黎族先民習慣于聚居在此。明朝嘉靖年間,政治家海瑞看到黎人居住在深山老林,交通極其不便,就曾于《平黎圖說》等奏章中提出在中部山區(qū)開辟“十”字道路,并設縣立所、創(chuàng)辦學校、添置驛站的設想,但因條件限制未能如愿。
據(jù)《萬歷瓊州府志》及《水會所平黎善后碑記》記載,直到萬歷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間(公元1597年至1599年),瓊山南部地區(qū)(現(xiàn)瓊中黎母山地區(qū))的黎族群眾在首領馬矢的帶領下多次發(fā)動起義,朝廷派兵平亂后,于萬歷二十八年在水上市村設置“水會守御所”并修筑城池,水會所城因此誕生。
地位 處于當時中部的交通要沖
為什么會選擇建在水上市村?明政府官員、巡道林如楚在《瓊島圖說》中梳理了萬歷年間海南中部地區(qū)的道路建設情況,肯定了水會所城的交通要沖地位:東達萬寧、陵水,西通儋州、感恩,往北便是瓊山和定安,“十”字狀的道路已經(jīng)形成“丁”字狀。
“這里是黎族聚居的核心地區(qū),且處于當時中部的交通要沖,對穩(wěn)定社會和維護統(tǒng)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海南省博物館考古部副研究員何國俊博士認為,“水會守御所”的誕生,標志著海南島中部黎母山地區(qū)軍事地位的確立,而隨后城池、撫黎廳、社學的相繼建立,則讓水會所城一躍成為海南中部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貿(mào)易和文化教育中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