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些互聯網平臺的客服話好聽、事難辦
在前不久滴滴順風車女乘客遇害事件中,滴滴客服環節出現的處理慢等問題飽受輿論詬病。《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不僅是滴滴,一些電商、短租等互聯網平臺的客服也存在話好聽、事難辦的現象。
“滴滴快車司機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從我家到機場繞路約10公里,還莫名其妙收了20元過路費,但是我沒有看到有收費的地方。”家住杭州的滴滴鉆石會員樊先生8月31日告訴記者,他將此事投訴給滴滴客服。雖然客服態度很好,但是只能給出“賠償10元代金券”的答復。
樊先生表示抗議后,滴滴客服表示要升級到高級客服處理,但是要24小時給回復。“一層一層地處理,太耗時間了。”樊先生說。
“去年底我在途家網上訂了一間房準備跨年,但是住進去后,發現沒燃氣、沒熱水。客服態度同樣很好,但是跟房東互相推諉,遲遲不給合理的解決辦法。”樊先生說,雖然最后解決了問題,但是一家人凌晨被安排到酒店,非常折騰。
記者隨機采訪的10多位消費者中,有7位表示不止一次遭遇過互聯網平臺客服話好聽、事難辦的經歷。而不少網友也表達了對互聯網平臺客服“打太極”、工作機械的不滿。有網友表示,某電商平臺客服不聽客戶說話,自顧自念著臺詞,不停“打太極”。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表示,一些互聯網平臺的客服權限過小,層級較多,處理效率低,導致其服務水平不高。而客服處理問題量大,一些平臺對客服的管理、考核體系不完備,這也會影響客服工作的積極性。
消費者若要投訴客服途徑并不多。有消費者日前在九牧衛浴京東自營旗艦店上購買了一個浴室柜,由于到貨發現洗手池破損,需要重新發貨。售前客服承諾2~3天發貨,但是忘了告訴售后,導致消費者10多天后才收到浴室柜,耽誤了裝修工期。其間,這名消費者多次向客服投訴,客服卻一拖再拖。
記者發現客服在與這名消費者的對話中,多次表示“親愛的,真的很抱歉”。而采訪中,多名消費者表示“親愛的”“抱歉”是互聯網平臺客服的常用詞。
“客服完美甩鍋的方式就是讓消費者等待24小時或者48小時,誰沒事跟他們干耗著。”北京的張女士表示,一旦投訴,就會陷入到向客服投訴客服的循環,最后不了了之。
有評論指出,從互聯網平臺運營模式看,平臺對于自身提供的服務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一旦出現“不守承諾”的行為,除了找客服投訴,還能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跟進,又由哪些部門處理監管,公眾并沒有明確的答案。
趙占領認為,互聯網平臺的客服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至少在平臺內部應有專門機構和人員來處理消費者對客服的投訴,起到監督作用。(記者杜鑫)
?
?
相關鏈接:
互聯網公司客服多為異地外包 權限小難解決問題
代駕已到家行程還在加 e代駕客服:系統問題
輔助戒煙產品市場調查:客服含糊 戒煙群里滿是廣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