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在萬綠園急救安全屋的AED等其他急救設施。記者鐘圓圓 攝
9月12日,證監會發審委員李國春12日早晨在證監會食堂突然暈倒,由于食堂沒有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心臟驟停逝世。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也在思考著,海口有多少AED?使用率高嗎?會用的人多不多?到底難不難學?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訪了海口AED的投放點以及各大公共場所,一探究竟。
救命神器投放量少 體育場館也空白
當心臟發生驟停時,AED能夠對心臟以放電的方式終止心室顫動,從而使患者恢復心臟功能,有效防止猝死。值得注意的是,AED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且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統計顯示,每年我國突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超過50多萬。尤其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體育場所,更是危險高發地。
在海口,目前只有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美蘭機場、萬綠園急救安全屋、江畔人家小區急救安全屋、龍華區政務服務中心投放了AED,其中美蘭機場有11臺,120急救中心有1臺,龍華區政務中心有1臺,萬綠園和江畔人家小區各有1臺。最容易發生猝死的運動場館幾乎空白。
海口網記者在走訪龍華區的幾家民營運動場館時發現,別說是AED,連藥箱也難見蹤影。“我們只提供場地,不提供急救服務。”濱海大道附近的一家籃球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場館沒有急救條件,他們會提醒運動者看清注意事項,注意運動安全。
萬一有人運動中出現意外怎么辦?“我們提供義務性的幫助,打120急救電話 ,通知專業的醫護人員來搶救。”一家羽毛球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大家訂場地會比較關心價格、時間,有沒有場地,關心場館急救設施的人并不多,館內沒有配備醫護人員和急救設施,如果有擦傷、扭傷,可以提供基本的藥品,發生意外會第一時間幫忙聯系120救護車。
“觸電、溺水、運動等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心臟驟停,急救人員到達現場需要一定時間,在‘黃金4分鐘’內搶救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付杰認為,AED的投放一定要考慮機場、車站、學校、運動場館等人流量密集、容易發生意外的區域,但事實是,一臺AED市場價在2.5萬元到4萬元之間,且電池和電極片都有保質期,基本上兩三年要更換一次,民營的運動場所幾乎沒有安裝,個人購買也不現實,由政府投放在公共場所較為合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