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寨港是我在海南的第一個觀鳥點,這里生境類型很豐富,有野鴨、越冬的鴴鷸類等水鳥。”作為一名資深的“鳥人”,來自英國的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專家唐瑞已經來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鳥3次了,他說,通過他的觀察,東寨港的鳥類種群和數量更趨穩定。
唐瑞用鏡頭記錄海口鳳翔濕地公園美景。張洋 攝
唐瑞說,濕地有很多功能,不僅僅是保證動物棲息和植物生長的生境,對人類也有很多益處。比如,可以儲存碳元素和水資源、減緩氣候變化,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甚至在發生洪澇災害的時候,濕地還是一個緩沖區,起到排洪減澇的作用。
唐瑞表示,作為濱海城市的海口,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在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面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對城市可持續發展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能夠把濕地保護好的話,那么城市的發展將更可持續。”唐瑞說。
在唐瑞眼里,海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濕地城市,不僅濕地類型豐富,很多濕地公園和濕地小區都離城區比較近,便于海口的市民游客走入濕地觀鳥和休憩。“在處理濕地和城市協調發展方面,海口是一個非常好的模范城市!”
唐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濕地城市認證過程能夠喚起大眾對濕地保護的關注,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濕地的功能和價值,進而引導更多的人走進濕地、親近自然。“如果海口能夠獲得國際濕地城市,希望海口市民對濕地的意識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濕地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
唐瑞建議,海口可以把濕地的保護和管理納入城市的發展規劃里,這樣就可以在城市發展的同時,兼顧到濕地保護和濕地資源的利用,在自然跟人類協調發展的路上有了更好、更科學的方向。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關注:海口濕地 綠沁于心
《光明日報》頭版聚焦海口:城市與濕地和諧共生
《經濟日報》關注海口: 大步邁向國際濕地城市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