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靜淌紅樹茂 白鷺翩翩魚兒躍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天然野趣漸濃
記者 謝大強
通訊員 陳創淼 張麗珍
10月25日,雖處深秋,但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沿著河岸慢行棧道穿行,極目遠眺,只見翠蘆綠、葦草等水生植物點綴岸邊自然天成;郁郁蔥蔥的木欖、紅海欖、椰子樹等陸生植物風中搖曳;緩緩流淌的河水輕撫岸邊沙石,白鷺如白色精靈掠過水面,驚動水中魚兒四散逃竄……一幅濕地的野趣和諧景觀展現在人面前。
初具規模 天然野趣濃
走進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由昆蟲旅館、生物塔、蜻蜓塘、青蛙塘、樹池洼地、枯木等串起的景觀,給生物提供了棲息地,也成為公園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獨特風景,蝴蝶飛舞、蜻蜓低飛,不時傳來蟲鳴鳥叫聲。
“秀英區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特色領先、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突出自然、生態、野趣的特色。市民游客置身其間,不僅可以領略公園濕地風光,還能體驗生態野趣,讓市民游客零距離地感受人與自然的親密和諧。”五源河濕地公園設計師朱秋成說,“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示范段效果顯著,將為海口市河流生態保護與修復提供示范。”
朱秋成表示,五源河公園將打造成一個集生態保育、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公園生物多樣,生態系統完整,景觀資源豐富,與其他公園相比,特別是在生態修復過程中,根據河岸生態特點配置一些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同時充分發揮河岸土壤種子庫的作用,讓那些自然分布的河岸植物能夠萌發和生長起來,充滿濃濃野趣和原生態。
目前,五源河濕地公園(一期)項目出海口示范段及五源河橋南側5公里段的施工建設已經完成,3公里貫通道路正在推進中。
生態樂園 城市新綠肺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利用多層、多結構、多單元、多空隙原理,在不同層次、不同小單元立體種植多種植物,形成植物立體空間,為蜜蜂、胡蜂、甲蟲等昆蟲提供庇護生境及營巢生境的建筑,既給昆蟲打造了一個舒適的房間,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改善五源河的濕地生態,又結合景觀美學造型,讓其獨特有趣。
據悉,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共分布有野生維管束植物96科318屬427種,野生脊椎動物25目66科154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多達11種。五源河上游的永莊水庫及周邊大面積的火山熔巖濕地和灌叢沼澤區是海口市市區內自然生態保存最為完好的區域,擁有城市內稀缺的動物棲息地和植被生境。
此外,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種植的水、陸生植物與原有水系植被相配合,形成了“海綿”和“過濾器”,可吸附附污染物、凈化水質,形成生物治污系統。“種植的紅樹品種均選自海南本地紅樹種,主要有秋茄、紅海欖、桐花樹、木欖等,同時種植翠蘆綠、梭魚草、千屈菜、水蕨、水車前、葦草等水生植物,以凈化水質。”中國葛洲壩南渡江飲水工程總承包項目黨總支書記程想軍說,“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海口城市綠肺、天然氧吧。”
“現在我經常來這里散步鍛煉,每次我把現場拍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就有很多朋友打電話過來咨詢問這是哪里的景點,我都會特別自豪地告訴他們,這是海口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的的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家住長濱路的林書福大爺告訴記者,“五源河原來的硬質堤岸已被生態河岸替代,河道自然形態得到恢復,看著令人心曠神怡。”
?
相關鏈接:
好一部 “生態大片” 海口舉辦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成果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