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志秀(右)和同事在景區從事山歌演唱工作(人民網王勇 攝)
人民網大新10月27日電(王勇)近年來,大新縣深挖邊關風情特色、邊關民俗文化特色、鄉村旅游特色,把旅游業布局到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軸來推進。目前,大新共有6個4A級景區,旅游從業人員12198人,占城鄉就業人口41.5%,旅游業在縣域經濟中的輻射帶動作用凸顯。
10月25日下午,“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暨“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大新縣。
“我沒來景區唱山歌以前,在家里干農活,每年只有幾千元收入,現在每月的基本工資1900元,而且加班還有加班費,現在我們附近很多人都來景區工作了。”廣西大新縣明仕田園景區的山歌演員農志秀說,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國家旅游局將明仕田園景區作為一個示范點,依托“龍頭景區+民宿”的品牌,推開全縣旅游扶貧模式,旅游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契合點,通過實施“農民變員工、農民變老板、土產變特產、民房變客房”的“四變”工程,把旅游和扶貧結合起來。2016—2017年,全縣旅游脫貧人數累計達5570人,吸納貧困戶305戶共327人就業,惠及貧困人口1223人;不僅實施“龍頭景區+貧困戶創業”的模式,還通過創業、入股合作社、村企合作等形式發展旅游業。
大新縣擁有豐富的、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一直以來,大新縣始終堅持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和發展。2016年該縣通過廣西特色旅游名縣評定驗收,被自治區授予“廣西特色旅游名縣”榮譽稱號,但大新縣在創建特色旅游名縣過程中也存在特色挖掘不足等方面的短板。近年來,針對特色不足,大新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方案和措施。
依托千年駱越文化、壯族土司文化、邊關文化等,大新縣成功培育壯族“三月三”歌圩節、碩龍鎮“3.15”建街節、寶圩“2.19”國際儂垌節、下雷霜降節等文化旅游節慶品牌活動,同時大新縣還深挖鄉村特色旅游。2017年以來,該縣新增1家四星級農家樂,2家三星級農家樂,全縣星級農家樂達13家,汽車旅游營地2個。該縣還將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結合起來,把所有的資金投入到具有旅游前景和旅游發展的鄉村、村屯。
今年1—8月,全縣共接待游客527.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41.38億元。預計全年接待游客將突破7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超過53億元。目前全縣旅游從業人數12198人,占城鄉就業人口41.5%,旅游業在縣域經濟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目前中越邊關風情旅游帶布局有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德天瀑布、德天邊關風情小鎮、龍宮仙境、儂王城等多個核心景區,生態康養帶布局有恩城山水、黑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明仕山莊、圣泉谷、土司之家精品民宿群、明仕秘境酒店、明仕長留山居度假酒店等休閑度假景區和精品度假酒店,“兩帶”格局已然形成。“五組團”即建設德天生態旅游示范區、明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黑水河國家濕地公園、萬年冰宮溫泉度假區、中國土司文化城五大旅游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