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北京發布了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結果顯示,我國科研產出規模繼續增長的同時,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開局。
中信所自1987年以來,每年統計分析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狀況,從我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學科分析、國際合作、期刊狀況等方面,揭示中國科研產出的概貌。
一、我國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NEW ENGL J MED、CHEM REV、LANCET、JAMA-J AM MED ASSOC、NATURE、CHEM SOC REV、SCIENCE)。這些國際頂尖學術期刊2017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占總數的6.5%,排在世界第4位。若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Article和Review)兩種類型的論文,則中國有443篇,也排在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二、我國國際高被引論文數量、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3位。2008-2018年被引用次數處于各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近2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稱為熱點論文。
截至2018年9月,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24825篇,占世界總量的17.0%,數量比2017年增加了23.3%,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美國高被引論文數為72156篇,仍居第1位。中國熱點論文數為842篇,占世界總量的27.6%,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美國熱點論文數為1629篇,仍居第1位。
三、我國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各學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2017年中國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8259篇,占世界的15.1%。中國在這些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有47.1%是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
四、我國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另有十個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2位。中國躋身世界前2位的學科數量上升到11個,其中材料科學已經連續2年保持在世界首位。另有10個領域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分別是: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環境與生態學、地學、數學、藥學與毒物學、物理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其中首次進入世界第2位的學科是:地學(前進1個名次)、植物學與動物學(前進2個名次)。
五、我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繼續保持在世界第2位。論文發表后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2008年至2018年(截至2018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2272.40萬次,與2017年統計時比較,數量增加了17.4%,排在世界第2位。美國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位。
六、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連續第九年排在世界第2位。SCI數據庫2017年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為36.12萬篇,占世界份額的18.6%,其中中國第一作者論文32.39萬篇。美國仍排在第1位,其論文數量為52.40萬篇,是我國的1.45倍,占世界份額的27.0%。
?
相關鏈接:
報告稱近十年中國醫學科技論文超45萬篇 僅次于美國
2016年我國產出卓越科技論文26萬余篇
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中國論文數居世界第二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