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的人工瀑布和假山。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船形屋面 承載“漁情”記憶
1日上午,朝陽染紅市民游客中心的木屋頂,陽光從濱海公園的樹縫中灑下點點碎金。據介紹,在全亞洲建成的木屋面中,目前市民游客中心的木屋面是最大的,木屋面面積有9000余平方米。
“屋頂形似船篷,又像是倒扣的漁船。”在濱海公園健身的市民薛建國說,海南四面環海,臨海多漁民,漁船是漁民們必備的捕魚工具,船形屋頂無形中折射出了海南沿海的漁情。
薛建國是湖南人,小時候跟父母來海南,在瓊海沿海一帶生活。“小時候常常去海邊玩,也經常跟大人一起駕著小船在近海區域捕魚。每次捕魚有大收獲時,大人們將船拖上岸,翻過來倒扣在岸上,等待下次出海再翻過來。”他說,恰巧市民游客中心這艘“倒扣的漁船”剛好建在湖邊,這樣的情景勾起他滿滿的“漁情”記憶。
與薛建國一起健身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船形屋”是海南黎族獨有的元素,而且還是黎族優秀建筑技藝的載體。在東方市的白查村和俄查村仍保留著“船形屋”,這些房屋從遠處看猶如一艘倒扣的船,近看又像是船篷,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在建設中承載了海南的歷史建筑記憶。2008年,東方市“黎族船形屋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