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作為我省“一橋六路”重點交通項目中的“一橋”,鋪前大橋不僅是推進“海澄文”一體化的交通控制性工程,更是海南自貿試驗區海口江東新區的重要門戶,是海南省的新地標和新名片。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鋪前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打破我國橋梁史多項紀錄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11-04 11:20

      鋪前大橋主橋順利合龍,打破我國橋梁建設史多項紀錄

      一橋飛越變通途 海文共享一體化

    從飛機上鳥瞰建設中的海南鋪前大橋,即將進行最后的合龍。

      文昌市鋪前鎮,坐落在海南島的東北角,這里曾是比肩海口的繁華商埠,物產豐富,商船云集。在100多年前的海南,“東走西走,離不開鋪前和海口”曾廣泛流傳。

      這句流行語如今似乎有了另一種解讀,因為隨著海南鋪前大橋的興建,海口和鋪前將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通車后兩地間的車程將從原來的1個半小時縮短到20分鐘,海口和鋪前終于不再“咫尺天涯”。

      作為我省“一橋六路”重點交通項目中的“一橋”,鋪前大橋不僅是推進“海澄文”一體化的交通控制性工程,更是海南自貿試驗區海口江東新區的重要門戶,是海南省的新地標和新名片。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積極組織參建單位,克服多臺風、強腐蝕區、地震斷層等不利施工條件,歷時3年多的建設,于11月3日迎來了大橋通車前最重要的施工節點——斜拉橋主橋順利合龍。

      這也意味著距離鋪前大橋最終建成通車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慶祝合龍。

      緊張施工。

      國內首座跨越地震活動斷層的跨海大橋

      刷新多個第一

      “三年來,我目睹了鋪前大橋建設,不管是節假日,還是高溫天氣,施工作業總是馬不停蹄、日夜奮戰。”從鋪前大橋動工建設開始,文昌退休老人張光煌就用相機記錄下大橋建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11月3日更是見證了主橋合龍的一刻。

      張光煌說,他是鋪前本地人,小時候就喜歡坐在海邊,望著大海對面的海口,想象能有一座如彩虹一樣的“天橋”,將鋪前與海口相連,“如今我們幾代人的夢想終于成真了。”

      “以前從文昌鋪前鎮去海口,走老路途經大致坡要3個小時的車程。后來海文高速通了,途經三江鎮、羅豆農場,也要1個半小時的車程,而鋪前大橋建成通車后,車程會縮短到20分鐘。”張光煌開心地說,以后他從海甸島的家出發,順著江東大道,過了橋就能回到鋪前的老家了。

      從規劃之初就備受各界關注的鋪前大橋全長5.597公里,是我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橋塔最高、跨度最長的獨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也是國內防震、抗風級別最高的跨海大橋,更是目前國內唯一跨越地震活動斷層的跨海大橋,刷新了多個海南和國內建橋第一的紀錄,建設難度可想而知。

      僅以臺風為例,據統計,自2016年1月大橋第一根鉆孔樁正式開鉆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鋪前大橋施工區共經歷了14次臺風襲擊,受影響停工天數多達81天,對大橋工期造成嚴重影響。

      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局長呂曉宇說,鋪前大橋位于強震、強風、強腐蝕區且跨越鋪前—清瀾地震活動斷層,建設條件極為復雜,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的要求,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各環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由國內一流院校機構和大型企業負責設計施工,并針對建設難題開展專項科技攻關,同時鋪前大橋建設項目還是國內第一個采用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進行建設的復雜橋梁工程。

      大橋夕照。

      借鑒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驗

      集結最精干力量

      “我和愛人都在鋪前大橋項目上施工,他負責鋼筋梁焊接前的裝配,我負責焊接后的打磨。”今年6月,來自云南的女工楊志會和她的丈夫楊旭盛被公司從大連抽調到海南,支援鋪前大橋建設,常年在工地上風吹日曬,這位“90后”女孩掛滿汗水的臉已呈古銅色。

      “我們項目建設中不僅有‘夫妻檔’,還有‘父子兵’。”上海振華重工鋪前大橋項目施工部副經理朱曦說,這些工人長期從事橋梁工程建設,是公司的骨干力量,包括他自己在內有30多人曾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我們在焊縫等施工過程中也借鑒了此前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驗,鋪前大橋跨越地震活動斷層,在某些方面建設難度并不亞于港珠澳大橋。”

      在11月3日的主橋合龍儀式現場,工人們就用高超的技術將最后兩塊鋼箱梁完美地焊接在一起。

      “鋪前大橋鋼箱梁是在上海工廠內進行預制,從海上直接運過來,然后采用激光技術進行精密焊接,其精密程度僅次于汽車制造。”呂曉宇說,施工中對焊縫這道工序要求極其嚴格,強度甚至要大過鋼板,焊完后還要用精密儀器測試焊縫里面是否損傷,有沒有氣泡。為此,項目組還聘請了國內最頂尖的同濟大學團隊進行監測,確保工程質量。

      “鋪前大橋復雜的地質條件給施工帶來了嚴峻挑戰,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和省交建局的要求,我們集結了最精干的力量參與建設。”中咨集團鋪前大橋項目管理指揮部指揮長吳敬武說,鋪前大橋用鋼量和混凝土量是一般同類型跨海橋梁的1.5倍到2倍,大橋兩個承臺每個下設16根直徑4.3米、長38米的鋼管復合樁,在國內尚屬首次,“相當于把占地面積近300平方米的12層高樓沉于海底,而主墩單個承臺也達8000立方米,有效防止了臺風等異常氣候對大橋的影響。”

      “此次合龍段主橋鋼箱梁吊裝施工采用2臺橋面吊機同時起吊,最大起吊重量約240噸,這相當于把40頭成年大象同時起吊并在40多米的高空‘走秀’。”中交二航局鋪前大橋項目副總工程師向梨梨說,由于合龍對環境和精度要求高,而晚上環境氣溫變化小,項目部測量人員都是晝伏夜出,反復測試,采集了上萬組數據,運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進行了多次虛擬拼裝,確保了此次合龍順利實施。

      合龍現場。

      多措并舉生態優先綠色施工

      繪就人與自然和諧畫面

      鋪前大橋緊鄰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距離僅為80米。東寨港濕地于1992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我國第一批7個國際重要濕地之一,位于全球8大候鳥遷徙線路之上,是遷徙鳥類,特別是冬季候鳥的重要棲息和越冬場所。

      為了保護濕地,讓這群特殊“居民”免受打擾,在省交通運輸廳、省交建局的嚴格要求和指導下,鋪前大橋的建設者們堅持生態優先,成了這座生態家園的重要守護者。

      海南日報記者看到,保護區與臨近的施工便道間專門修建了隔離防護網,施工使用的大型設備加裝了減震底座,沿路也設置減速、禁鳴的標志,盡量減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避免對附近魚類、鳥類造成影響。

      “鋪前大橋在照明設計上沒有采用高挑的照明設施,而是直接在欄桿柱安裝低矮的燈光設施,為夜間施工提供照明。”呂曉宇說,此舉就是為了避免燈光對東寨港內候鳥體內導航機能造成干擾。

      據大橋項目管理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省交建局的部署,指揮部定期開展環保教育,在制定施工計劃、安排進度時,也會通過調整工期的方法盡量避開鳥類遷徙的高峰期,降低對鳥類覓食、棲息的影響。

      而在施工現場,每天開工前,工人們都會派灑水車進行全路段灑水作業,有效避免生產或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

      中交一公局鋪前大橋1標項目安全總監沈錦強說,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漿都會被收集起來,用罐車運到指定地點排放,這些泥漿以及清洗機械、運輸車的廢水倒入沉淀池,經過多級別沉淀,渾濁的廢水逐漸變清;處理后的廢水再通過管道傳至灑水車內,用于灑水降塵。“這樣的循環利用,既保護了環境,又避免了污染和浪費。”

      此外,海南大學海洋學院的老師也會定期受邀來附近海域采集海水樣本進行化驗,對全線施工海域的水質進行監測。

      在鋪前大橋所經過的北港島上,海南日報記者看到,距離大橋不遠處,有兩只白鷺正在翩翩起舞,而大橋上則是工人們忙碌的景象,兩者輝映成趣,組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

      (本報海口11月3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南省交通廳廳長林東:鋪前大橋是海南橋梁技術創新的樣板工程
    海南鋪前大橋斜拉橋主橋順利合龍貫通 通車后將命名為海文大橋
    全景航拍|海南鋪前大橋工程主橋順利合龍
    海南鋪前大橋主橋預計將于11月3日合攏

    ?

    相關鏈接:
    海南鋪前大橋主橋預計將于11月3日合攏
    全景航拍|海南鋪前大橋工程主橋順利合龍
    海南鋪前大橋斜拉橋主橋順利合龍貫通 通車后將命名為海文大橋
    海南省交通廳廳長林東:鋪前大橋是海南橋梁技術創新的樣板工程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邵長春 張璐 郭苗苗]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