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院6日公布200名“老賴”名單,前山西首富李兆會名列其中。
李兆會22歲繼承山西海鑫百億家產,年僅26歲就成為山西最年輕首富和第一個百億富豪。但隨著鋼鐵行業的不景氣和個人投資失敗,李兆會的海鑫于2015年破產,他本人陷入涉及總計2.16億元的追償權糾紛案,被列為失信人,限制出境。
李兆會上了太原兩院公布的“老賴”名單
11月6日,山西太原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敦促被執行人履行法定義務的通告,根據太原市中院、太原市檢察院、太原市公安局聯合印發的《關于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規定》文件精神,太原市兩級法院對長期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第一批200名被執行人進行通告,要求自通告發布日起,200名被執行人在七日內盡快主動到執行法院履行義務。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限內拒不履行義務,又不申報財產接受詢問的,人民法院將依法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被執行人采取隱藏、躲避等規避行為的,人民法院將移交公安機關協助查控;對拒不履行義務且有抗拒妨礙執行行為,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人民法院將聯合公安、檢察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被曝光的李兆會正是海鑫董事長李兆會,公開的身份證號也與其身份證號碼一致。這則將李兆會列為被執行人的消息顯示,其立案時間為2016年3月22日,生效文書所確定的義務為,山西晉海線螺貿易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十日內償還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行借款本金5000萬元及其利息,被告李兆會、石紅軍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確認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行對被告海鑫鋼鐵集團公司5362萬余元的破產債權。李兆會等人被法院認定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義務。發布時間為2017年8月31日。
管理混亂、涉嫌造假等原因導致公司倒閉
李兆會,1981年生于山西聞喜,2005年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專業。2003年1月,李兆會從父親李海倉手里接手海鑫鋼鐵集團,擔任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市場分析認為,這個山西曾經最大的民營企業,有多個原因導致其倒閉。首先是,李兆會太年輕,接班時就自稱壓力太大。李兆會曾在接班時說,“公司是我父親的,不能讓它敗在我手里。”十年后終于還是敗在了他的手里。正如李兆會自己所說:“現在財富對我來說是種壓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開飯,我一個決策失誤,會砸掉許多人的飯碗。這個壓力對我太大了。”
李兆會的父親李海倉生前良好的人脈關系也在李兆會手里中斷了。據在海鑫集團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紹,集團創始人李海倉精明能干,眼光長遠,又善于與各種人交往。李兆會雖有海外留學背景,接班后卻沒有將之前的良好人脈延續下去。
負債累累是壓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余原因包括管理混亂、遠離主業、鋼鐵行業經濟環境的惡化、銀行抽貸、涉嫌造假等等,最后一根壓垮公司的稻草則是負債累累。對于海鑫鋼鐵的真實負債,新華社引用公開數據稱,海鑫鋼鐵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整個集團的賬面資產僅為100.68億元,這意味著其負債率超過100%。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因2014年初一筆30億元的逾期貸款未能及時歸還,“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悄然揭開,海鑫鋼鐵的6座高爐,終于全部熄火。這個曾經擁有9000多名員工、納稅額占全縣60%的“萬畝鋼廠”,終于陷入停產。
?
?
相關鏈接:
“老賴”欠款玩失蹤 豪車房產被海口法院進行拍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