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自媒體時代,似乎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當記者。在這股自媒體的信息洪流中,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各種信息、各種觀點、各種分析,還有謠言、攻擊、謾罵,以及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焦點訪談】自媒體的這些“病”,是時候該治治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11-11 09:21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自媒體時代,似乎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當記者。在這股自媒體的信息洪流中,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各種信息、各種觀點、各種分析,還有謠言、攻擊、謾罵,以及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一些自媒體從業者為了吸引流量,奪人眼球,追求10萬+,用上了各種手段:有的編造內容,有的使用驚悚標題,有的抄襲別人的原創文章,有的甚至發布低俗、色情的內容,無所不用其極。

      今年5月11日,一個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托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數錢》的文章,文章不顧逝者尊嚴與家人的感情,采用小說的手法編造空姐遇害的細節,措辭夸張,甚至出現不堪的色情想象,被網友批判拿悲劇做營銷,蹭熱點,吃相太難看,而惹怒公眾。迫于網友壓力,當晚,這個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信。因為發布低俗內容而引發公眾不適,公號被永久封禁。

      自媒體亂象一:低俗色情

      為了制造刺激,吸引眼球,增加流量,有的自媒體甚至發布色情低俗的內容。在微信上一個公眾號點擊進去,充斥著“火辣舞蹈,太激動”“制服誘惑”“性感美女私密寫真”的標題,點擊進去畫面中各種美女穿著裸露,搔首弄姿的視頻,不堪入目;在微博上,一個賬號發布了一系列男子裸露身體的圖片。同樣是在新浪微博上,一個賬號竟然發布涉及青少年的低俗圖片。

      自媒體亂象二:標題黨

      在自媒體上,除了低俗色情的內容,靠標題來奪人眼球更是司空見慣,為了用戶點擊,往往采用最驚悚的題目,常見的有“嚇尿了”“驚人內幕”,在朋友圈里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內容:“是中國人就給我轉,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通過對人進行道德綁架的方式來獲取高的轉發和閱讀量。還有一類自媒體往往打著生活小常識、小技巧、養生保健的旗號,再在標題中加入“一定要看”“馬上轉給家人”,這類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大量閱讀和轉發。

      自媒體亂象三:謠言

      10月10日,一則落款為“北京市公安局”的警情通報在網上迅速傳播,該通報寫道:北京市海淀區動物園一頭2噸重的大象丟失,現已向全市各區縣及鄉鎮發出尋象通告。并指出:“亞洲象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皮厚,肉質發柴,不好吃,不耐吃,希望有關涉事人員及時醒悟,懸崖勒馬,速到有關部門反映案情爭取寬大處理。”落款處寫著“北京市公安局”的字樣。很快,北京動物園微博進行辟謠,證實該消息為虛假信息。隨后,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動物園把大象數了一遍,都在。據調查,造謠人偽造警情通報,導致該虛假信息在網上大量傳播。警方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再來看看這個:“再見,紙質火車票,鐵路總局正式通知。”這種一看就是虛假信息,但往往由于消息令人匪夷所思,常常被不明真相網民的大量轉發。

      自媒體亂象之四:黑公關

      4月26日,某乳品企業官方微博發布文章,內容詳細地披露了其業績。5月2日,被重新編輯和制作的這條消息同時出現在了一些大V的微博上。一向以個性發布、思想引領的大V們,這次竟出奇的一致。這條微博一經發出,就引發了很多質疑聲,網友紛紛質問這些大V“究竟收了多少錢,眾口一詞為某乳品企業站臺”,還有網友直接譴責這些大V“掙錢掙得沒有底線”。事后,有的大V將這條微博刪除,有的大V在微博中聲明已退款并致歉。一些自媒體,包括這些有一定社會關注度的大V,利用自己在網絡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償發布某些企業的公關稿件。有的自媒體甚至被雇傭有償發布攻擊抹黑特定企業的稿件,這一類統稱為黑公關。

      據統計,當前移動互聯網上有8億網民,微信公眾號數量已經超過3900萬。不少產業化大號擁有的粉絲量動輒數以萬計,很多熱點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隨著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亂象浮出水面。產生這些亂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自媒體變現模式主要依靠廣告、粉絲打賞、知識付費為主,而獲得這些要靠較高的流量,高關注度成為了變現的籌碼。當流量淪為生意,各種提高流量、制造亂象的手段也就出現了。有些自媒體從業人員把粉絲量、閱讀量、10萬+奉為追求目標,有人乘勢做起了刷閱讀量的生意。

      自媒體亂象之五:花錢購買閱讀量

      在淘寶網上,記者看到幫助刷閱讀量的買賣還不少。比如有的每單1元錢,成交量顯示達到了近8萬。

      某微信公眾號目前已擁有幾百萬的粉絲,具有不錯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它的創辦者馮國震先生對目前自媒體行業的一些潛規則顯得很無奈。

      馮國震說:“它通過電腦仿真器,模仿了很多的微信在同時運行,這些微信都是受控于它的指令,就是很多賣閱讀的商家,有好多個手機在運行,同時集群去訪問,這相當于是閱讀粉絲量做假。”

      想要閱讀量看起來漂亮,可以花錢購買。只要肯花錢,10萬+爆款文章輕松搞定。同樣要刪除文章,也要真金白銀。

      一個自稱為“民航小報”公眾號編輯,開出“一個閱讀量一塊錢”的價碼。這個公眾號刊登一些關于航空公司的內幕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對某些涉事公司造成負面影響,要想刪帖就要花錢。

      除了花錢刷閱讀量和刪帖,抄襲和偽造原創,也成了自媒體發稿很常見的一種手段。

      自媒體亂象之六:偽原創

      馮國震告訴記者:“最可氣的就是,很多我們辛辛苦苦的文章寫好了,也做了原創保護,但是您也知道,有一些營銷號,它把你點擊量特別高的這些內容,拿去以后再改改,剛好過了原創的那個審定的百分比,這樣它就不算抄襲了。”

      一段時間以來,自媒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平臺都鼓勵原創文章,建立了原創保護機制,原創內容能夠得到優先推薦。自媒體作者為了自己內容能夠先聲奪人,追求原創,也是絞盡腦汁。“洗稿”就是偽原創速成法。

      “洗稿”就是把別人的原創文章拿來,改頭換面,包裝成自己寫的文章而不被別人發現,冒充原創。這個微信公眾號看起來是營銷保險的。在今年7月25日,這個小號發了一篇不短的文章談“洗稿”:“一鍵偽原創,認真做洗稿,1秒生成10萬加爆文”。記者打開百度,搜索偽原創之后,屏幕上出現了許多網站。記者打開排名第一位的網站,在網站的輸入框中,復制了一段高中語文課文,點擊屏幕上的“生成偽原創”,1秒鐘之內,“洗稿”就被網站自動完成了。這是著名作家梁衡的文章。將原文與“偽原創”對比可以發現,短短120多字的段落,就有14處被替換成了意思相近的詞語。這樣一來,抄襲的行為就更隱蔽,原作者也更難發現,也能繞過一些平臺的審核機制。

      在自媒體上,有些原創文章會被抄襲,但要想維權絕非易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說:“大量的自媒體侵權行為,它是發生在個人之間的,個人要去維權的話,他通常都會面臨著維權成本高,維權的證據難以取證,所以也造成了很多侵權人,利用自媒體這個平臺,肆意侵權這種現象的發生。”

      豐富多樣的信息資訊讓受眾有了更多的選擇,但良莠不齊,混淆視聽的信息也在污染著我們的網絡空間,自媒體并不是法外之地。

      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副局長蘇仁先表示:“下一步,中央網信辦將統籌協調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創新管理思路,探索用新方法,管理新業態,解決新問題。對自媒體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屬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二是開展自媒體專項整治活動,依法依規從嚴懲處違法違規賬號,堅決遏制自媒體亂象,堅決維護網絡正常的傳播秩序,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

      自媒體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但從業規則卻并不成熟,有些從業者缺乏自律、有些平臺缺乏社會責任,有些監管措施也尚未到位。一些自媒體為了贏得市場青睞,喪失了基本的底線。雖然自媒體時代,信息發布的門檻降低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不講規則。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任何人想編就編,想抄就抄,想噴就噴。自媒體也要尊重事實,理性傳播,嚴格遵守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在這個基礎上,共同來“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

    ?

    相關鏈接:

    斬斷自媒體“黑公關”利益鏈
    有企業要給上百個自媒體交保護費,有的“黑公關”年收入數千萬元——揭秘自媒體“黑公關”
    燕麥致癌、食鹽有毒……自媒體“爆款”食品安全謠言是如何炮制的?
    起底“自媒體政治謠言”:如何叫醒裝睡的人?
    相關鏈接:
    起底“自媒體政治謠言”:如何叫醒裝睡的人?
    燕麥致癌、食鹽有毒……自媒體“爆款”食品安全謠言是如何炮制的?
    有企業要給上百個自媒體交保護費,有的“黑公關”年收入數千萬元——揭秘自媒體“黑公關”
    斬斷自媒體“黑公關”利益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編輯: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