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9日消息(記者鐘圓圓)近日,海南全面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建設,出臺《海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全力構建“15分鐘城市健康服務圈、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讓城鄉居民就近享受安全、有效、經濟、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2018年底,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建設項目和儀器設備招投標工作全面啟動,明年投入使用。
鄉鎮醫療機構成建設重點 2019年將投入使用
《計劃》指出,2019年底,各市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設備購置到位率達到100%,信息化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到2020年,建成基層衛生服務網絡完善、基礎設施全面達到國家標準要求、服務流程優化、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全面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按照《計劃》要求,海南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中,重點開展基建、醫療設備設施配置、人員規范配備、機構形象設計規范、信息化建設、衛生院急救站建設和機構運行保障。基礎建設項目包括鄉鎮衛生院、門診部、其它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行政村衛生室,其中,衛生院、門診部和其它醫院的業務用房按每千服務人口設置1.2張床,每床位建筑面積60~80平方米計算。
統一配備醫療設備 鄉鎮遠程醫療明年全覆蓋
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則上配齊大三件,即數字化醫用X射線系統(DR)、彩色多普勒超聲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小三件,即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和十二導聯心電圖機;急救室設備六件及其它基本配備設備。一般衛生院、其它基層醫院、衛生院門診部配齊小三件。衛生院、村衛生室至少配備一件便攜式除顫儀。
到2019年,海南將實現鄉鎮中心衛生院遠程醫療全覆蓋,邊遠地區一般衛生院遠程會診、遠程心電全覆蓋。同時,建立預檢分診、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和微信支付、預約掛號、就診叫號等信息化便民措施,所有衛生院實現使用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100%共享。
一般衛生院每萬服務人口全科醫師不少于2人,除村衛生室外,政府主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數不低于全院職工總數的80%。2020年,在一般衛生院,轄區內每萬服務人口注冊全科醫師數不少于2人,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達到50%以上,執業(助理)醫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達到50%以上,1名中級執業護士;至少有1名中級及以上職稱醫師、1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
?
?
?
相關鏈接:
三亞計劃至2020年建成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
海南省出臺心理健康服務指導意見
海口團省人大代表:醫療健康服務要與國際標準接軌
專家呼吁保險機構淡化“逐利性” 提供健康服務管理讓“重疾不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