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3日電(記者許茹)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紅色驛站的一名黨員志愿者發現可疑人員在轄區內發放非法傳單,便將情況上報社區網格員李歡,李歡前去查看后,又將情況上報鎮“掃黃打非”辦公室,“掃黃打非”辦公室立即派出鎮綜治中心人員進行跟蹤處理。在該可疑人員宣講非法演說和發放非法傳單時,被執法隊員現場擋獲。
記者近日在成都采訪時發現,當地將“掃黃打非”納入網格化管理工作,越來越多的網格員、社區志愿者、文化協管員、保潔人員等,成為基層“掃黃打非”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群防群治和逐級上報的運行機制讓“掃黃打非”工作沒有死角。
在溫江區柳城街道和平社區1.2平方公里的轄區內,有各類商戶1000多家,其中網吧、打印復印店、書店、KTV等近200家。“如何能在轄區內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氛圍,成為社區這幾年的工作重點。”和平社區“掃黃打非”工作人員羅國英說,社區的工作抓手就是推進“掃黃打非”網格化管理。
據羅國英介紹,和平社區一共劃分為15個網格,覆蓋了轄區所有文化經營單位和各類文娛場所。每個網格內至少配置一名專、兼職網格員,擇優從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大學生志愿者、社區民警、物業管理等人員中聘請。網格員在每日巡查中收集發現情況,上報社區工作站;再由社區工作站根據情況處置或上報街道的“掃黃打非”辦;街道遇到無法解決的,繼續上報區“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分流指派區級相關職能部門辦理。
記者從成都市“掃黃打非”辦公室了解到,全市目前已配備專職網格員超過1.3萬名,順暢的上報、處置機制基本保證了“掃黃打非”工作小事不出“格”,中事不出街道,大事不出縣(區)。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成都市查繳各類違法出版物7萬余件,查辦“掃黃打非”各類案件211起,其中刑事案件39起,84名涉案人員被刑拘。一系列重大案件的查辦,對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凈化文化市場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
?
?
相關鏈接:
成都:加速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