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迎賓社區拍攝的“愛心商家”宣傳欄(10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天聰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改革開放的活力之源——共享發展的新時代印記
40年改革開放,“一切為了人民”始終不渝。
共享發展成果,既是改革開放的價值追求,也是改革開放的活力之源。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指引,新時代的神州大地上,共享發展的理念正融匯于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展現出一幅幅共創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壯麗圖景。
“共享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數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習近平
四川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綿延的大山一眼望不到頭。
一家六口人,三個殘疾,兩個年老多病,在大山窩里窮了一輩子的焦自營,沒想到在2018年迎來“徹底改天換地”:政府出錢,幫他在通水通路的山下集中居住點建了120多平米的鋼筋水泥平房,“搬出了山窩窩,還住上這么大這么敞亮的房子。”
好政策,還不只扶貧搬遷這一項。
“你看這漫山遍野的綠茶苗,都是浙江的親人們捐贈給我們的。”74歲的焦自營掰著手指盤算著,“我家15畝地,現在都種了茶苗。一畝地流轉一年300元,以后茶葉收了,村集體每家每戶分紅,貧困戶還能多分一些。”
從焦自營家出門,繞過幾道彎彎,滿眼便是一片接一片的山區梯田。
忙著栽種白茶苗的村民們,喊著當地的“薅草鑼鼓”號子,講述著這批白茶苗特殊的“身世”——
今年4月,浙江安吉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愿意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贊揚他們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的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
這批白茶苗,正是剛剛從浙江安吉運到四川青川的。
上世紀90年代,為加快西部貧困地區扶貧開發進程、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黨和國家作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部署。
在對口幫扶四川廣元的22年間,浙江累計安排資金近90億元。同時還堅持“開發式扶貧”,派遣各類專業人才4500多人次幫扶青川縣,培養各類本土人才2萬余人,并大力推動當地的產業發展。
在全國范圍內,20多年來,從閩寧協作到浙川協作,從滬滇合作到蘇陜協作,從兩廣協作到魯渝協作……反貧困的偉大斗爭進程中,扶貧協作的歷史寫下了共同富裕的動人篇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