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豐洋濕地成熟的水稻繪成金黃的“色塊”。 石中華攝
淡水泉、河流、沼澤、湖泊、水稻田、池塘……在海口的郊野,羊山濕地因其純凈的野外水系,豐美的水草,古老的火山石,深厚的文化積淀,得到了濕地愛好者的青睞。同樣,作為海口市重要火山熔巖濕地的羊山濕地,其獨特的濕地類型和豐富的濕地資源,成為海口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被譽為“海口之肺”和“海口之腎”。
繼11月25日播出上集《神奇的海灣》后,11月28日,央視《地理中國》欄目繼續播出下集《羊山探奇》,關注海口羊山地區造型各異的古井、獨特的火山民居文化和類型多樣的濕地,展示了瓊北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豐厚的歷史傳承以及人類與濕地和諧共處的美麗畫面。
?
羊山濕地沙坡水庫景色旖旎。 石中華 攝
“海口濕地博物館”濕地類型豐富
在羊山地區的昌旺溪內,常年盛開著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植物、形成飄動著的獨特“花河”景觀,絕對能夠讓人嘆為觀止。水菜花,這個號稱“中國只有海南有、海南只有羊山有”的水生草本植物,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水生植物,對水質的潔凈度和清晰度要求很高,有“水質監測員”美稱。
調查表明,羊山濕地是海南水生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多樣化的濕地類型和潔凈的水源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水生植物,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濕地植物花園,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其中有水生植物32科47屬62種,包含水蕨、水菜花和野生稻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水生植物。
羊山濕地沙坡水庫色彩亮麗的馬櫻丹。石中華 攝
羊山地區動物種類也極其豐富,有野生脊椎動物178種,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蟒蛇,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原雞等21種;無脊椎動物有蜻蜓6科23屬32種。在羊山水庫和玉龍泉觀察到白腹小蟌,該物種自1931年以后在海南一直沒有記錄,反映了羊山濕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海口羊山地區獨特的氣候及地形地貌,孕育了獨特而多樣的濕地類型,羊山濕地的保護價值巨大。”全球環境基金(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傳教育專家盧剛告訴記者,羊山地區降雨量充沛,地下水補給較為豐富,泉眼密布,加上羊山地區發育良好的火山熔巖濕地和濕地交混的熱帶森林,使得這一區域成為海口市主要內河的發源地和重要水源涵養地。流經海口城區的美舍河、響水河和五源河,這三條主要內河都源自羊山濕地。
羊山濕地內美麗的水菜花。石中華 攝
根據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資料,羊山地區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4個濕地類、7個濕地型。其中,包括淡水泉、河流、洪泛區、沼澤、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庫等濕地類型,堪稱“海口濕地博物館”。
?
“文化遺產綜合體”閃耀羊山智慧
“羊山”地區主要為由新生代玄武巖和火山碎屑巖組成的火山巖臺地,大部分地區土層淺薄,地面石礫分布普遍,地下水位低,土壤透水性強,河流、水田稀少,為典型的缺水地區。所以,在羊山地區有火山地區奇特的婚俗——“數缸訂婚”,在當地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不嫁金,不嫁銀,檐下缸多就成親”。
11月28日央視播出的《羊山探奇》節目中,53級臺階的永興鎮“四眼井”、現存人工開挖最深的遵譚鎮古井,以及被譽為冠絕海南的第一大井石山鎮邁寶仙井,各種造型獨特、深淺不一的水井,彌補了火山熔巖地區干旱缺水的困擾……在海口210多口具有文物價值的古井中,羊山地區的數量十分可觀,是缺水的羊山地區人民的智慧成果。
“今天看到的羊山地區這種濕地系統,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濱海區域火山熔巖地區的自然——文化遺產綜合體,閃耀著生態智慧光芒,我們將此稱為‘羊山生態智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羊山區域這種特定的地質、地貌、氣候、水文、生物條件下,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之緊密相聯,其聚落格局、建筑材料、種植方式、物種選擇、水資源利用方式等,呈現出與火山熔巖自然環境的高度適應,形成一個協同進化體系,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
在羊山,除了遍布在羊山地區的水井外,還有號稱海南都江堰的舊溝、新溝古水利工程,富有生態智慧攔蓄水結構的火山石蛇橋,有冬暖夏涼的火山石民居及院落,有迎水面呈魚嘴狀結構的五孔尖墩石橋等。這些獨特的文化就像一扇窗,展示著瓊北地區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和豐厚的歷史傳承,也展示著羊山人民樸實的生存智慧和悠久的生態文明。
這是火山與濕地的故事,亦是人類與濕地和諧共處的美麗篇章。
“稻田與濕地邂逅”田園文化獨特
水漫為洋,水退為田,這是羊山濕地特有的“田洋”文化。
“羊山地區既滿布區域性、大面積、多類型的濕地,又擁有海口周邊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共同構成了水陸結合的立體生態系統,這在海南并不多見,是海南的一塊天然財富。”盧剛介紹,羊山濕地的形成與海口羊山地區的火山熔巖地貌有密切的關系,“火山”與“濕地”的融合是一種特殊的視覺體驗,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
目前,羊山濕地大部分地區還處于未經開發的“原生態”狀態,水草豐茂、水體清澈,濕地邊上有極具本土特色的公廟和古色古香的村落,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如,散落在稻田、沼澤生態系統中的火山石,既是魚類、底棲動物喜棲場所,也是鳥類重要的停歇點以及捕食場所,因上面長有苔蘚,又是昆蟲等群聚的地方,這些苔蘚、昆蟲、魚、鳥構成簡單的食物鏈、食物網,形成了一個小的生態系統。
羊山濕地內生長的水蕨。石中華 攝
尤其獨特的是,火山石間露出的淡水泉形成涓涓細流,滋潤著野生荔枝群落和熱帶林,“野生”荔枝林和村落周邊的茂密植被與濕地水乳交融,形成了獨特的“熱帶林——火山涌泉——河溪——沼澤濕地復合體”“野生荔枝林——熱帶林——淡水泉——草本沼澤復合型火山熔巖濕地”。
淡水泉出露、漫溢、匯流、聚集,形成一個個看似在空間上離散,實際上具有水文功能聯系的濕地與大面積稻田鑲嵌交混,在其間熱帶林島狀分布,形成具有獨特風貌的“田洋”這一熱帶特色濕地。
“濕地樣板管理區”保護生態家園
“羊山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特別適宜動植物生長。”盧剛告訴記者,羊山濕地的價值非常高,它是海口主要的內河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區、海口市南部重要生態屏障、野生動植物基因庫及生命樂園、火山熔巖濕地自然——文化遺產綜合體和海口地區生態環境演變過程的自然密碼。目前,羊山濕地來自外界的干擾較多,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造成濕地功能的缺失,如保護不當,濕地生態系統很容易遭到破壞。
如何從全市層面將羊山濕地保護起來?《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明確 ,海口將把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劃分為三個一級區,即水源涵養與蓄洪生態功能區、火山臺地濕地農業發展生態功能區、濕地人居環境優化發展生態功能區;嚴格濕地用途監管,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全面提高羊山濕地保護、管理和綜合利用水平,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優化濕地人居環境、培育濕地生態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發展與濕地保護雙贏。
《海口市羊山濕地保護修復專題調研報告》指出,擬建的羊山多用途濕地管理區的保護對象為羊山火山熔巖濕地自然——文化遺產綜合體、羊山濕地的水文與水環境和羊山濕地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珍稀瀕危特有物種及其生境。其主導生態服務功能包括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洪水調蓄、土壤保持,輔助生態服務功能包括提供農林產品、滿足原住民居住需要的人居保障功能。
據了解,羊山濕地的規劃以持續改善羊山濕地生態質量、建設美麗羊山為總體目標,以濕地保護、濕地恢復、濕地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通過實施一批重點濕地生態工程,使羊山濕地面積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羊山濕地生態結構和功能得到修復。同時,嚴格濕地用途監管,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通過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示范以及加強濕地監測、宣傳教育、科學研究和管理體系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全面提高羊山濕地保護、管理和綜合利用水平,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優化濕地人居環境,培育濕地生態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發展與濕地保護雙贏,使羊山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進入有序的良性循環,實現羊山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使其造福當代、惠及子孫,建成中國多用途濕地管理區的示范樣板。
羊山濕地總面積約370平方公里
大約一萬年前,瓊北地區完成最后一次火山爆發,地下熔巖噴涌而出,滾燙的熔漿在地上蔓延,在翻滾、冷卻、凝固后,形成了南部火山熔巖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羊山地區。目前,羊山北臨海口市區,南至海口新坡鎮,東起海口市龍塘鎮,西至海口市石山鎮,包括羊山水庫、沙坡水庫、白水塘、那央濕地、響水河等眾多濕地,其中羊山濕地的總面積約370平方公里。
?
?
相關鏈接:
海口羊山濕地登上央視《地理中國》
水凈山青花正好 化作屏障護椰城——靜看羊山濕地
組圖:海口新坡羊山濕地美如畫 古村新風迎客來
保護羊山濕地 建設生態海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