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施茶村:
綠水青山托起鄉村振興夢
村民在石山鎮施茶村火山石斛園里辛勤勞作。
走進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整潔的村道,道路兩邊盛開的三角梅、火山玫瑰點綴兩旁,綠樹掩映的花梨庭院,一派靜謐祥和;村外的荒山上,生長在黑褐色火山石頭上的石斛,綠意盎然,隨風搖曳,一幅綠水青山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美富村民俗文化博物館。
施茶村得名,來源于一個溫暖人心的典故。由于羊山地區比較干旱,沒有水喝,有海南“四大才子”之稱的明朝理學名臣丘濬在返鄉途中,在今施茶村境內一帶的官道中,設茶亭施茶于路人。
施茶村是海口羊山地區典型的“石頭村”,雨水稀少,土地貧瘠,村民祖祖輩輩只能從石頭縫里“摳”出一層薄土種木薯、地瓜等農作物,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2013年下半年,施茶村黨支部通過多方考察,在政府的幫助下,引進企業,開始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昔日荒山亂石上因地制宜種植石斛,農戶不但可以入股,還可以到石斛園工作獲得報酬。施茶村規劃種植石斛1200畝,目前已種植500畝。種出的石斛產品,通過優電聯盟、互聯網期貨競購和農產品展廳實行線上線下銷售,產品供不應求, 2017年僅石斛相關產品銷售產值就達到400多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3600元發展到2017年的14500多元。
孩子在美富村看家訓展板。
施茶村還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2017年初邀請專家團隊,深入挖掘美富村民小組家訓文化,修建了占地面積330多平方米的中國村莊家風家訓施茶館。該館以“古訓留香,涵養家風”為主題,把當地的民俗特色、優秀傳統文化很好地保留下來。各家各戶還將自家家訓掛在家門口,不僅激勵村民傳承優良文化,還涵養了良好民風。
火山石斛園。
施茶村火山石斛園內三角梅怒放。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點,組織振興是保障。”秀英區委書記張霽介紹,該區以施茶村為鄉村振興樣板,從自然資源、人文特色、產業情況、發展定位等方面,結合轄區特點尤其羊山地區獨有的特色資源,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找準發展定位,制定全面科學的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目前已制定出臺了《海口市秀英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扶持發展特色農業實施方案》《海口市秀英區農產品品牌補貼實施方案》兩個方案,在未來3年每年將拿出3000萬元專項財政預算資金,扶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農業企業,對石斛、荔枝、黃皮、咖啡、黑豆、紅芝麻、黃牛、壅羊等本地特色農業產業給予相應的補貼,對首次從區外引進的名、特、優品種,并形成產品集聚優勢的,也給予補貼獎勵,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在秀英落地。
火山石斛園內利用智能噴灌系統噴出的水霧仿佛將石斛園籠罩在仙境之中。
美富村污水處理站。
如今,在秀英區,建新村、馮塘村、三卿村、博學村……越來越多的村莊以施茶村為榜樣,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目標,通過守護“綠水青山”正逐步變成惠及百姓的“金山銀山”,一個個散布在綠水青山間的美麗鄉村正變成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游客在石斛園周邊騎行。
游客和火山石斛園員工合影。
(本版圖片均由海口日報記者 黃一冰 張俊其 提供)
?
?
相關鏈接:
?海口施茶村支書洪義乾宣講報告獲評全國優秀
新華社關注海口施茶村:火山石上開出幸福花
風景獨好的海口施茶村國慶假日備受市民游客青睞
傳承優良家風 海口親子走進施茶村追尋文明足跡
搭上互聯網快車 海口施茶村村民生活“甜”起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