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試驗區、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進行時
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負責人解讀我省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
畫好發展藍圖夯實規劃保障
近日,省政府批復同意白沙黎族自治縣等16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明確了相關市縣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緊密對接全省“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緊緊圍繞各自發展定位,重點發展相關產業,并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格建設用地、耕地和林地等指標管控,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等。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什么樣的新規劃?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亮點?意義何在?下一步又如何“依規發展”?12月7日,海南日報記者就相關情況采訪了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廳長丁式江。
新任務需要新藍圖
“此次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是經過反復優化提升的成果。”丁式江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我省對市縣總體規劃作了進一步優化提升。按照嚴守生態底線、嚴格控制規劃調整規模、嚴格落實省下達的各項控制指標等規劃優化提升原則,我省相關市縣對總體規劃成果進行了優化完善。經相關職能部門和市縣的4輪對接審查,以及省政府專題會的逐個審議等,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才最終確定。
“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件以及《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對我省規劃管理和資源配置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新要求。”丁式江說,一是要嚴守紅線,要求我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和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線、圍填海控制線劃定工作,嚴格自然生態空間的用途管制”;二是堅持集約高效,要求“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的雙控行動,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對低效、零散用地進行統籌整合、統一開發,確保海南建設用地總量在現有基礎上不增加,人均城鎮工礦用地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穩步下降”;三是加大資源利用的政策創新,要求“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探索空間規劃、土地供給、資源利用等方面支持符合海南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建設”;四是提升管理效能,要求“構建高效統一的規劃管理體系”“圍繞著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社會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
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任務需要新藍圖。丁式江表示,相關市縣總體規劃獲批實施,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基礎性工作。“16個市縣和洋浦及時對標中央對海南的新定位、新戰略、新目標、新要求,優化提升了發展定位、空間保護和開發建設布局,總體規劃更符合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藍圖標準,也能引領相關市縣更好地參與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為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夯實規劃保障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市縣共同推進。其發展藍圖,也需要市縣共同描繪。
丁式江表示,16個市縣和洋浦共同描繪的第一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圍繞國家賦予我省“三區一中心”的功能定位,結合自身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積極謀劃本市縣的戰略定位和產業方向。
第二筆,嚴格落實省下達的規劃控制指標,并預留將來用于占補平衡的指標及空間。經審查,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劃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面積、林地保有量、建設用地總規模等各項用地指標均符合省里下達的指標要求。
第三筆,解決了圖圖不符、圖實不符的問題,增強了規劃實施可操作性。“包括優化基本農田和生態公益林布局,補劃鄉村建設用地、預留鄉村建設空間,校核優化生態保護紅線、提高了可操作性,以及對已列入建設計劃的‘五網’基礎設施、民生項目用地查漏補缺,在用地指標上重點保障等。”丁式江說,最后一輪優化提升中,16個市縣和洋浦共補劃了約31平方公里鄉村建設用地,將原規劃漏劃的村莊用地補劃入規劃,并結合村莊建設需求適當預留了建設空間,基本解決了鄉村規劃建設圖實不符問題,同時補劃了883項、約2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及民生項目用地。
按照集中集約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建設用地布局,是16個市縣和洋浦共同描繪的第四筆。相關市縣總體規劃將開發邊界外(包括生態保護紅線內)的零星分散、無法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配套的低效存量建設用地調整至開發邊界內,16個市縣和洋浦共計對生態保護紅線內5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水庫周邊32平方公里建設用地作出減量化安排,規劃為農用地,將其指標調劑至開發邊界內或用于增加基礎設施用地和鄉村建設用地。
那么,此次16個市縣和洋浦共同描繪的藍圖成果如何?“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都以戰略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結合當前新的發展形勢和省總規要求,進一步厘清了本地區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提出了差異化的戰略定位,并在省里確定的十二個重點產業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本地區重點發展的產業,有利于充分發揮本地區的區位特點、資源優勢,符合省總規要求和各市縣發展實際。”丁式江總結道。
同時,16個市縣和洋浦總體規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消耗上限,重要的生態區、基本農田、重要林地、水源保護地和重要河流湖泊源頭區、濕地、山體都納入管控紅線,為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提供規劃依據。此外,相關市縣總體規劃科學確定市縣域開發空間布局,統籌“五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并按照省里要求,合理劃定了城鎮、產業園區、旅游度假區、鄉村、基礎設施等開發邊界,優化建設用地資源配置,促進集中布局、集約開發,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夯實了規劃保障。
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16個市縣和洋浦的發展藍圖已繪好,接下來如何“按圖前行”“依規發展”?
“科學編制規劃是基礎,創新體制機制是關鍵,法規建設是保障,信息平臺是支撐。”丁式江說,接下來,我省將依據市縣總體規劃完善規劃體系,加快編制城鎮、旅游度假區、產業園區規劃,深化完善“五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優化完善村莊建設規劃,積極開展城市設計和建筑風貌管控;改革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行政審批制度,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推廣極簡審批改革,改革耕地、林地占補制度,推動并聯審批;完善自然資源督察、執法、審計制度,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督察制度,統籌督察和執法工作,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
與此同時,我省還將加快“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和應用,充實、更新、完善全省“多規合一”大數據庫,完善“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應用功能,推廣“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應用;完善法規,配合推進“多規合一”改革涉及的地方法規修訂,適時啟動國土空間規劃條例立法等。
丁式江表示,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部署,統籌推進規劃編制、體制機制創新、立法修規和信息平臺建設,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進一步整合空間用途管制的行政管理職能,更好地統籌劃定“五條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和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線、圍填海控制線)”,做到保護與發展的有機統一,既落實生態保護的基本國策,又不影響和限制各地區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積極做好項目落地服務保障工作
海口市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推進江東新區規劃建設工作
海口市民防局全力沖刺2018年各項工作 科學規劃2019年重點工作及重點項目
省政協召開關于海南水網規劃等相關問題座談會 毛萬春出席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