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游客多了就沒地方住,從海口到三亞要坐七個小時車
如今 59國人員入境旅游免簽,成全國首個全域旅游創建省
從觀光型向度假休閑型轉型升級
海南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三亞南山旅游景區(資料圖片)。南國都市報記者劉孫謀攝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旅游鑲嵌在海南的基因里,改革開放40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以來,海南的旅游發展之路幾乎就是新中國旅游發展的縮影。從第一家旅行社成立,到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揭幕;從“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到“國際旅游島”;從“椰風海韻醉游人”到“陽光海南,度假天堂”、“請到海南深呼吸”。海南因旅游而聞名,因旅游而發展,也將因旅游而騰飛。南國都市報記者田春宇
篳路藍縷創業路 “那時候做旅游真的難”
在喧囂的海口大同路,七層高的海南華僑大廈略顯陳舊,這棟已經50多歲的大樓曾經是海南歸僑首選的落腳點,它見證了海南旅游的起航。
海南省中國旅行社是海南成立最早的具有集團規模的國際旅行社,其前身海南華僑服務社誕生于1956年。1974年,服務社成立了旅行社,服務對象主要是歸鄉華僑、港澳同胞等群體,為他們提供一些游覽故鄉周邊情況的簡單服務。當時的華僑大廈是海口的地標建筑之一,華僑歸來的首選落腳點,之所以叫華僑大廈也跟這有關。
海南中國旅行社老員工梁毅翔和云天松是海南旅游業“元老級的”從業者,在他們看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海南旅游才初具雛形。“那時候做旅游真的難。”回憶起海南旅游的“拓荒”歷程,兩位資深“旅游人”都感慨頗多。
1987年,梁毅翔成為海南省中國旅行社的一名導游,“80年代末期,海南旅游基礎設施依然很落后,最基本的吃住行都很受限。”梁毅翔回憶,首先是住宿跟不上。如果旅客太多,住宿就成問題。云天松回憶說:“有一次接了游客去三亞,游客多,地方不夠住,我們就滿大街找住的地方,后來找到一家剛修建好未投入使用的醫院,讓游客借用病床過夜。”交通工具也是個大問題。沒有旅游大巴和中巴,游客環島游只能用面包車運送,從海口到三亞開車要花七個小時。
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海南旅游仍然在艱難中起步。尤其是1988年海南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當年海南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達118.5萬人次,其中接待國際游客19.8萬人次,海南旅游接待出現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峰。海南環島5日游線路榮獲“最佳旅游線路”,旅行社發展到39家。
自2008年以來,我省旅游業加快從觀光型向度假休閑型轉型升級,在國際旅游市場的影響力逐年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持續增強,“椰風海韻醉游人”的口號更是響徹全國。海南成為全國人民向往的旅游勝地。
玉汝于成發展路 “旅游業更加規范透明”
然而,海南旅游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伴隨著游客人數的增加,一些旅游從業人員為了一己私利,做出種種有損海南旅游形象的事,其中“黑導游”尤其讓人詬病。
杜思思是海南一名從業18年的資深導游,曾被評為“海南最美導游”,她也是海口市導游協會會長。杜思思長期在旅游一線工作,和游客接觸最為密切,她認為,金杯銀杯不如游客的口碑。
“那時候,一些‘黑導游’為了自己的利益,隨意變更旅游行程,降低游客的餐宿標準,給我們整個行業抹黑。”杜思思說。
近年來,海南花大力氣規范旅游市場,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智游海南—海南旅游綜合云平臺”,為旅游公共信息、服務、企業監管、市場秩序整治、投訴和目的地警示等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經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拳整治,整個海南的旅游形象明顯改觀。
杜思思介紹,以導游為例,現在所有的導游必須使用旅游團隊電子行程服務管理平臺接受監管。“政府建立的旅游電子行程系統,實現旅游團隊運行進行全要素、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海南旅游行業更加規范、透明。”
2005年,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市場監督管理的決定》,旅游行業開展打擊旅游市場“四黑”綜合整治行動;2006年開展“亮劍”、“天網”、“陽光”三大旅游專項整治行動;2011年和2012年,我省集中出臺了8部旅游法規。2014年9月底,我省修訂了《海南省旅游條例》;2015年,修訂了《海南經濟特區旅行社管理規定》。我省旅游業的綜合性法規不斷完善,為促進我省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法規支撐和保障。
千載機遇騰飛路 “海南旅游將進入全面國際化新時代”
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中國首家亞特蘭蒂斯酒店……自2009年底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海南不斷豐富旅游業態,提升國際化水平,促進旅游轉型升級,實現了從最大經濟特區到國際旅游島的跨越。
如今,海南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從設立經濟特區,到建設國際旅游島,再到如今“全域性”的海南自貿試驗區,新時代,新征程,海南又有了新的發展使命和定位。其中,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賦予海南一系列含金量極高的新政策,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海南旅游業也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
“海南旅游將以國際旅游消費市場為導向,進入產業全面升級的新時代。”作為一名海南旅游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對于新時期海南旅游發展充滿信心。
王健生認為,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是海南肩負的國家使命。從59國入境免簽到離島免稅政策第5次“升級”,國家賦予海南的一攬子政策支持和具體措施,王健生認為,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背景下,海南旅游未來將以國際旅游消費市場為導向,對接國際旅游消費需求,開發海南島,開發南海,營造國際化旅游環境,開發體現海南特色、順應國際旅游消費的業態、產品,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塑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搭建國際化旅游營銷渠道。
王健生說,海南旅游已經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比如,通達世界的航線、環島高速、高鐵、港口等水陸空的內外交通發達,全國最密集的高星級度假酒店群,一批國家5A級、4A級景區……未來將助推海南從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到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世界旅游之海”。海南旅游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海南旅游發展大事記
●1988年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當年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達118.5萬人次,旅游創匯4094萬美元。
●1995年
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法規《海南省旅游管理條例》頒布實施,我省三類旅行社由審批制改為直接登記制,旅行社數量短期內劇增。
●1996年
海南提出了“一省兩地”的產業發展方針,即把海南建設成中國的新興工業省、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海南度假休閑旅游勝地。
●2001年
經國務院批準,自2月16日起,海南省對日、韓、菲、美、英、法、澳、俄等21個國家持上述國家普通護照的公民組團到海南旅游,停留時間不超過15天的游客,實行免簽證入境。
●2009年
12月31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這標志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成為國家戰略。
●2011年11月
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通過審查,被允許在海南省范圍內開展經營國家批準的離島免稅品、建設免稅店等相關業務。
●2016年
我國開展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其中海南省被確定為首個全域旅游創建省。
●2018年5月1日
在海南省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游免簽政策。
?
相關鏈接: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之二十八】“大美中國”影像長廊
體味舌尖上的歷史變遷(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讓奮進的種子深植心田——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激發首都觀眾奮進熱情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舌尖上的變化 見證改革開放40年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