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口召開市政府常務會,原則性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海口市院前急救體系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海口市院前急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下簡稱《意見》和《方案》),明確要通過改革院前急救體制和機制,完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加強院前急救人才隊伍體系等措施的落實,在海口建成急救網絡和站點布局完善,覆蓋全市城鄉的市、區、鄉鎮(社區)的三級院前急救醫療服務體系。
到2020年,海口要至少建設市120急救中心直屬急救站9個(城區)、市級醫療機構網絡急救站5個、鄉鎮急救站6個,基本實現急救站(點)城鄉100%覆蓋,100%達到省急救站(點)建設標準。院前急救車輛數量配置達到每4萬人1輛;海口城區急救站(點)平均服務半徑約6至8公里,鄉鎮急救站(點)平均服務半徑約15至20公里;城區急救平均反應時間≤13分鐘,鄉鎮急救平均反應時間≤30分鐘。
根據《意見》和《方案》,海口要科學編制院前急救醫療網絡站點設置規劃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要加快建設瓊北區域醫學救援中心,發揮省會城市的區域優勢和輻射作用,統籌省、市醫療急救資源,依托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加快推進120急救調度指揮平臺與省緊急救援指揮中心、市公共安全聯動指揮中心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瓊北區域醫學救援中心,逐步形成省與市一體化、院前與院內急救一體化、日常急救與應急救援一體化、陸上與水面空中急救一體化的院前急救管理和服務模式。
多措并舉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急救隊伍。拿出空編的一定比例,重點補充急救醫師數量。探索建立符合院前急救醫療專業特點的職稱晉升機制和急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機制,壯大院前急救醫療隊伍。探索建立院前急救與醫院之間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完善院前急救專業職稱評價標準,醫院急診醫學等相關專業醫師在晉升主治或副高級職稱前到院前急救機構工作一年,視作下基層對口支援服務。院前急救醫師派往二級以上醫院免費進修學習,提高業務綜合水平。
不斷提升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大力普及宣傳急救知識和技能,建立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隊伍,繼續在公共場所投放急救設備,運用“互聯網+急救醫療”技術,提高全體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海口全市急救知識普及率>6%,公共場所投放AED數量>300臺,急救安全屋>10個,志愿者人數>1000人。
?
相關鏈接:
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正式發布 海南兩家醫院被納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