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栽下梧桐 營商沃壤聚客來
▲近年來,海口不斷提升城市風貌,優化營商環境,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海口排名第二!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分項評價中表現優異。”連日來,《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發布后,海口人在朋友圈紛紛轉發這份由國家級媒體發布的權威榜單,由衷為椰城日益完善的軟環境點贊。
該報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撰,按照國際可比、對標世行、中國特色原則,重點圍繞與市場主體密切相關的開辦企業、辦理許可、獲得信貸等方面來制定相關評價體系,選取了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5個計劃單列市作為評價對象。報告顯示,基礎設施評價中,海口以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不斷改善的醫療衛生條件,表現搶眼,位列第二。
按照城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設施是必要性要素。海口能夠在國內眾多知名城市中脫穎而出,取得如此佳績的背后,離不開海口持續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
精心呵護生態優勢
17日上午,碧空如洗,溫暖的陽光灑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陣陣清風吹拂,碧波蕩漾光影漣漪,成群的水鳥擊水飛翔,四周盡是花紅草綠,眼前的如畫美景,讓市民游客仿佛置身鬧市區的“桃花源”。
今年10月,海口獲得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對于我們來說,國際濕地城市,不只是一個榮譽稱號,更是能親身感受到的綠色美好生活。”市民陳玲說。
好生態,是強化營商環境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提升醫療健康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把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加快建設“健康海口”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促進全市醫療產業結構規劃趨于合理化發展,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大醫療報銷補償力度,讓群眾享受到便捷、平價的優質醫療服務。
持續發力完善政務服務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按照“要素+環境”的理論架構,從必要性要素和支持性要素兩個類別出發,構造了由七個維度組成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必要性要素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金融服務;支持性要素包括: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創新環境、社會環境。為提升城市發展軟環境,海口正在從加大“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務服務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完善城市營商環境。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致力為市民游客提供“最海口”的公共產品,廣泛應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創新探索智慧建筑,展示城市智慧管理的新面貌。“12345海口市民服務智慧聯動平臺充分發揮‘指揮棒’‘連心橋’‘繡花針’作用,創新使用大數據驅動的智慧調度指揮平臺,主動作為,精細服務,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添磚加瓦。”市政府辦公廳副調研員、12345熱線顧問劉春林表示。
不久前,12345海口市民服務智慧聯動平臺探索建立“12345+營商服務”的工作模式,重點服務落戶海口的74家總部企業。在走訪安永會計事務所后,了解到該公司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存在如申請公司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審批流程不明晰等一些問題,該平臺迅速聯動稅務等部門幫助企業順利解決。
部門聯動提供“保姆式”服務
記者了解到,12345海口市民服務智慧聯動平臺可提供更加精準的一站式政務服務,為企業發展清障提速。主要內容有四個“一”:“一個專席受理”,即設立人工專席點對點對總部企業服務;“一個值班長協調”,由值班長統一協調處置總部企業的訴求;“一個聯席會議研究處置”,問題復雜或涉及部門多,值班長難以協調的,由聯動平臺召集多部門會商解決;“一套督查督辦制度跟進處置”,由海口市政府督查室、媒體等多渠道加強監督,逾期不處理或處理不當不力的,報告海口市紀委和市委組織部。
不僅如此,近年來,海口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有序實施商事制度改革,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工商部門不斷延伸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對省市重點投資項目企業開通“綠色通道”,采取預約指導、專人專職專線服務、即來即辦、“容缺預核”、延時服務、“一條龍”服務等特事特辦措施,不到半天時間即完成企業的工商登記注冊業務。同時,在企業聚集區常態開展市、區、所三級集中注冊服務日活動,將工商登記注冊服務站和指導站設在重要產業園區,專人對接園區靠前指導,提供貼心“保姆式”的注冊服務。
?
?
相關鏈接:
優化營商環境 三亞3小時完成4家企業工商注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