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上門請老人
請都請不動
作為新鮮事物,長者飯堂也面臨著很多困境
試點兩個多月,余昭奇發現,推動長者飯堂并非易事,“這和地域性格有關,不少海南老人比較樸實,聽說有補貼福利,總覺得會占了政府的便宜。我們屢次上門去請他們,都請不動。”
“本地老人的養老服務觀念相對落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部分老人覺得‘長者飯堂’類似于‘養老院’,怕去了被周圍鄰居笑話。”武金嶺說。
在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退休教授章汝先看來,老人不愿來,主要和認知觀念有關,其中或許還含有不愿被施舍的因素。“那么是否能建立一種老人回饋制度,比如讓老人們幫忙組織活動,甚至是鼓勵來吃飯的長者互幫互助,通過這類自愿且力所能及的行為,讓老人們在享受的同時回饋關愛,形成愛的循環。”
作為國內長者飯堂發展最成熟的城市之一,廣州或許能為海口提供經驗。該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主任科員嚴福長介紹,在前期布局長者飯堂時,他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入戶調研,此后又通過媒體宣傳、入戶宣傳等方式,讓助餐配餐服務知曉率達到95.4%,贏得老年人的積極響應。“這個過程十分必要,它既能充分聽取市民的意見,也是一次廣泛的宣傳動員。”
武金嶺介紹,參照內地成熟經驗,海口市目前采取“政府補一點、愛心企業助一點、個人出一點、慈善捐一點”的方式,讓長者飯堂“保本薄利”的同時實現自我造血和可持續發展。目前飯堂的經營主要由政府承擔,如何保證長者飯堂的長效發展,海口也正在思考。
對此,嚴福長建議通過加強引導企業(社會組織)、慈善、家庭和個人多元參與,建起“政府搭臺、社會力量共同辦好”的模式,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目前廣州89%的長者飯堂由社會力量運營,社會力量已經成為我們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
那么,長者飯堂能否在全省推廣?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還需要時間不斷完善和總結經驗。”
該負責人介紹,“相較于國內發達地區,海南養老服務起步較晚,市場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可以滿足百姓需求,目前我省正以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為突破口,不斷滿足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作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長者飯堂未來發展將被重點關注。”
首批5個試點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
藍田街道龍岐社區
海甸街道新安社區
博愛街道南聯社區
新埠街道新東社區
目前已增試點
白龍街道千家社區
還即將開業9家長者飯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