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預約過海遇尷尬
理想中:預約后到港
大多數司機旅客
實際上:到港后預約
護欄左側為小車已預約通道、護欄右側為小車未預約通道
吸取去年瓊州海峽“抗霧保運”的工作經驗,為了改變原有的過海模式,避免旅客、車輛盲目抵達港口出現的擁堵及滯留等問題,“預約過海”是今年瓊州海峽春運保障工作一大亮點。然而,南國都市報記者22日到秀英港走訪了解“預約過海”情況時,發現很多旅客到港口后才“預約過海”。
“未預約通道”排長隊
工作人員要安檢又要幫旅客買票
22日,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秀英港看到,在客運站廣場前的入口處,有兩塊電子顯示牌,分別提示著“小車未預約通道”和“小車已預約通道”,并在站前廣場用隔離欄分隔出相應的通道。
在“未預約通道”里,一輛輛小車已經排成了長隊,安檢口處,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他們不僅要對車輛進行檢查,還要幫不會操作的旅客通過手機網上購票。“先關注公眾號,點購票,然后拿你的行車證過來。”工作人員一邊在面包車司機手機上操作一邊說。司機急忙摸了一下口袋發現沒有,開車門從車里找了出來。“拍照錄入了,再拿你的身份證和車上隨行人員的身份證。”工作人員說完,司機又手忙腳亂的回車里拿出身份證,還不好意思地跟工作人員說“我第一次過來,不懂怎么用,以后就會了。”
由于面包車只有司機和一名旅客,工作人員整個幫忙操作的過程花了兩三分鐘,雖然不是太長,但由于車停在通道上,后方車輛就算提前購票操作成功了,也不能夠搶先通行。
“沒有辦法,每個程序要花幾分鐘完成。”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有的人不會操作,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只能幫忙操作,如果實在操作不了,他們會開一個單子給司機,讓其到里面通過人工方式買票。
現場工作人員發傳單引導
“有八成以上旅客到港后才預約購票”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沒有提前預約過海的司機。對于沒有預約過海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回答,一種是不知道,另一種是不會操作。其中不會操作的司機中,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人。“高科技雖然方便,但我們老人不會用,反而不方便了。”一名司機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引導司機進行網上購票,在進入非預約通道中,有工作人員專門在那里發如何操作的傳單,進入通道的每輛車都有。
“我今天不知發了多少張了,沒有統計,估計至少有幾百張了。”在入口處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大部分的車輛都是到港了再進行預約購票,他估計占比至少在八成以上,不過相比過去來說,提前預約的車輛還是有所增多,但是如果這種情況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到春運高峰來臨時,可能會出現擁堵。
該工作人員說完,用手指向客運廣場的兩個通道。“未預約通道都是這樣排起長龍,預約通道卻沒有多少車。”該工作人員說。
該工作人員反映的情況,與記者在現場拍攝的一組延時視頻情況一致。當天中午,是一天中過海的高峰時段,但是從預約通道過港的車輛相比從未預約通道進港的車輛明顯少很多,大多數時段里,未預約通道里排著長隊,預約通道卻只有稀少的車輛通過。
港口方面加大宣傳力度
旅客建議給予票價優惠鼓勵預約
另據記者從海南港航獲悉,海峽股份公司抽調骨干成立“預約過海”宣傳團隊,通過近幾個月的高密度,大范圍宣傳,預約過海模式社會知曉率得以大幅度提升,車輛預約過海率也逐漸提高。2019年春運第一天,通過“新海港”微信公眾號及椰城市民云APP預約的車輛,已達到4000余輛。
“加大宣傳是一個方面,但我覺得還可以用經濟手段。”司機陳明稱,他經常來往于兩岸,雖然現在過海預約會更方便,但是大家原有的習慣是很難改的。“如果司機提前一天預約購票,在票價上能得到一定的優惠,我相信再配合大力度的宣傳,會有很多司機愿意改變原來的習慣”。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