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做好鄉村規劃引領 提供人才產業支撐
兩會聚焦
觀點
1 發展特色小鎮,產業是基礎,特色是優勢,特色產業是小鎮的經濟支柱。
2 要進一步加大對海南鄉村旅游的宣傳推廣,打造鄉村民宿品牌,挖掘培養民宿人才
3 圍繞提高農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開展經營、管理和市場經濟知識與技術、農業電商培訓
“以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鄉村振興”的務實部署,引發了代表委員的強烈共鳴。
大家認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在做好鄉村規劃的前提下,走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同時通過“培養”“引進”的方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以“多規合一”為引領
做好鄉村規劃
“現在鄉村正處于快速建設中,但由于規劃跟不上,占地建房、房屋設計凌亂等問題和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省人大代表、臨高縣和舍鎮黨委書記黃振擁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他說,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統籌城鎮建筑風貌,編制全省村莊規劃,力求不再出現“麻將條”“火柴盒”式建筑,這讓基層干部群眾非常振奮。
“小鎮規劃存在局限性,缺乏前瞻性,這已成為制約我省特色小鎮建設的因素。”對此,省政協委員李順華建議,要設立省級層面的特色小鎮建設領導機制,組成工作機構,負責指導、協調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同時,在規劃理念、創建目標、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方面把關定向。
省人大代表、文昌市龍樓鎮黨委書記張光潤說,過去由于土規、林規、村規之間不吻合,造成農民建房、產業發展和規劃之間產生矛盾。“農民想建房的地方不符合規劃,而規劃為建設用地的地方又不適合建房。通過‘多規合一’調整,把多項規劃統籌到一起,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人無我有
走特色產業發展道路
“發展特色小鎮,產業是基礎,特色是優勢,特色產業是小鎮的經濟支柱。”李順華認為,每個小鎮要立足資源稟賦,圍繞著最有基礎、最有優勢、最有潛力的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培育行業“單打冠軍”。“要注重特色小鎮產業品牌培育,統一管理產品商標、原產地標識。要考慮發展其他配套產業,實現錯位發展。對一些原來產業定位不準確的小鎮,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及時調整。”
在省政協委員任良廣看來,海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自貿區、自貿港的建設,相信全國各地的人都愿意到海南鄉村來度過一段寧靜的時光,這為民宿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大對海南鄉村旅游的宣傳推廣,打造鄉村民宿品牌,面向國際發起民宿設計與創業大賽,挖掘培養民宿人才。推廣共享住宿生活方式,探索鄉村振興、旅游扶貧的海南模式。
為鄉村振興
提供人才支撐
省政協委員楊耀東提出,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促進海南鄉村振興。“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新型農民與傳統農民的差別在于,前者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職業’,后者是一種被動烙上的‘身份’。”
楊耀東建議,要啟動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核心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計劃工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各鄉鎮的農民進行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將計劃納入到各級政府的年度重點工作中;增強農民環保和食品安全意識,開展農業環境保護、無公害生產、產品安全、標準化示范、農業轉基因安全等知識培訓;圍繞提高農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開展經營、管理和市場經濟知識與技術、農業電商培訓。
省人大代表、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道堂村三卿村村民小組組長王杰建議,一方面要讓現有的鄉村干部多到省外甚至國外先進的地方考察學習,以開拓視野、提高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政策扶持等,支持和鼓勵一些大學生或致富能人到鄉村去工作,讓他們來帶領鄉村的發展。
(本報海口1月29日訊)
?
?
相關鏈接:
全國首創!海南打造鄉村振興農村資源資產綜合服務平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