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去年經濟總量首超90萬億元!1月開門,中國經濟交出穩中有進的新答卷,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更提振了人們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去年我國經濟增長6.6%,實現預期發展目標——信心增強預期穩(數字看“六穩”)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9-03-02 10:29

      去年經濟總量首超90萬億元!1月開門,中國經濟交出穩中有進的新答卷,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更提振了人們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這份信心在雄安新區的工地上。瑞雪兆豐年,大雪擋不住施工團隊的熱情。“我們早早開工了,190個辦公居住用箱式房馬上就能立起來。”廊坊中建機械有限公司箱式房事業部總經理耿貴軍說。

      這份信心在北京亦莊的實驗室里。正月初七,北京泰德制藥公司研發大樓里人來人往。“我們現在有30多個在研化學藥,4個在研生物藥,研發設備24小時運轉。”公司研發中心項目拓展與知識產權部副總監周麗瑩說。

      “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中國人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中國就一定能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去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圍繞經濟發展重點難點,出臺一系列重大部署,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問題,國際國內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更穩、信心更足。

      穩字當頭、亮點頻現,正向預期持續增強

      經濟增速連續16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

      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至76.2%

      春節剛過,青島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車間的展板上,密密麻麻的訂單被拼成“2019”字樣。“一季度冷標箱訂單已經雙班排產到3月底。”公司副總經理粘君來自豪地說,2018年雖有不少波折,但公司產值再創新高,連續第十一年保持全球冷藏集裝箱市場占有率第一,冷特箱業務更是占到全球市場的60%左右。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猶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巨輪,預期向好、信心強大,前行才能更平穩。打開2018年中國經濟“年報”,數字賦予人們堅定的信心:

      “6.6%”——經濟增長穩。

      去年我國經濟增長6.6%,實現預期發展目標,連續16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中國經濟穩健的增長曲線,始終保持著強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3.8%”——就業形勢穩。

      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為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穩定的就業形勢,讓百姓荷包更鼓、日子更甜。

      “2.1%”——物價水平穩。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1%,食品煙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漲幅還低于2.1%。

      “30879億美元”——國際收支穩。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達30879億美元,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經濟抵御外部沖擊的強大“利器”。

      “76.2%”——發展質量高。

      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7%,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5個百分點……轉型升級態勢明顯,中國經濟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

      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持續釋放的“正向預期”,讓世界對中國經濟紛紛點贊。“對投資者而言,中國代表著巨大而長期的機遇。”有外媒這樣評價。

      改革深化、環境優化,市場預期吃上“定心丸”

      336項重大改革舉措中已出臺實施方案的超過95%

      去年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

      集裝箱行業跟國際貿易息息相關,去年國際經貿形勢急劇變化,給整個集裝箱貿易帶來不利影響,加上金屬化工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面臨空前的發展壓力。“訂單會不會快速減少?”粘君來一度憂心忡忡。

      就在這時,國家政策送來了“雪中炭”。“去年,增值稅改革給我們減稅800多萬元,出口退稅提速也節約了大量資金成本,企業有了充足的‘彈藥’應對外部風險。”粘君來說。

      巨輪遠航,少不了風雨洗禮,躲不開驚濤駭浪。去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既來自于國際形勢的波譎云詭,也體現為國內改革發展的復雜艱巨。

      現代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只有穩預期、強信心,才能激發更大的發展動能。越是經濟面臨壓力,穩預期、強信心就越為重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采取正確策略,有效應對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中國經濟巨輪在劈波斬浪中昂首前行,給市場預期吃上了“定心丸”。

      數字,記錄著中國經濟巨輪的航行姿態:

      “95%”——截至2018年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336項重大改革舉措中已出臺實施方案的超過95%。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讓我們預期更穩。

      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以上,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10.3%……去年,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推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關稅總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出臺53項措施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去年,中國開放的新舉措令全球矚目。

      “改革開放就是我們最好的預期。”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

      “32位”——2018年度我國營商環境世界排名上升至46位,比上年度提升32位。發展環境日益優化,讓我們信心更強。

      “頭一天下午提交名稱審核,第二天就領到了營業執照!”去年3月16日,在北京政務服務中心,某科技型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馮是聰拿到了我國第1億張營業執照。

      去年,全國新登記企業比上年增長10.3%,日均新登記企業1.84萬戶;全年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比年初目標增加2000億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公布,禁止和許可類事項比試點版又縮減約54%……

      “30萬億元”——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0萬億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8856.1億元,均創出歷史新高。風險挑戰有效應對,讓我們底氣更足。

      潛力巨大、動能強勁,穩預期有利條件多

      春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

      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57萬億元

      “有時三文魚吃起來感覺不新鮮,是因為運輸中會經歷解凍又冷凍的過程。公司正在全面發力冷鏈生態圈,通過我們的全程冷鏈運輸,消費者能吃上口感更好的三文魚。”展望2019年,粘君來更有信心了。

      1萬億元是多少錢?——作為GDP,它可以排在全球50多位;作為企業營收,它能在世界500強榜單排到20多位;而作為消費額,它僅僅是中國人春節長假7天餐飲和零售的量。

      春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流浪地球》賣出20多億元票房,全國劇院演出在線購票同比增長23.5%;全國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同比增長71.4%……這份充沛的生機活力,正是當下中國經濟的鮮明寫照。

      進入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穩預期既任重道遠,又有諸多有利條件。

      “穩預期的關鍵還是要穩增長。通過改革開放化解各種矛盾挑戰,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預期就會水到渠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說。

      數字,詮釋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也支撐著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信心:

      “近14億”——近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近9億勞動力、7億多就業人員……巨大的國內市場是發展希望所在,也是看好中國經濟的底氣所在。

      “3.57萬億元”——今年以來,宏觀政策頻頻發力,逆周期調節更加明顯。“加法”更為及時: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57萬億元,同比多增8818億元。“減法”更為有力:一批新的減稅措施推出,預計每年可再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

      “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保障經濟平穩運行。”聯合國貿發會議資深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感慨。

      “18.1萬家”——到去年底,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達18.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

      借助與騰訊云聯合打造的“根云”平臺,機械制造龍頭三一重工連接了全球超過30萬臺重型機械設備,實現了全球范圍內工程設備2小時到現場、24小時完工的服務承諾。

      人口紅利少了,要素價格高了,資源環境緊了,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優勢喪失。如今,新動能成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更加凸顯。

      登高望遠天地寬,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經濟的體量和體質已今非昔比,經濟發展基礎牢,政策回旋空間大,抵御沖擊能力強。穩定預期、堅定信心,以高質量發展不斷破解前進道路上的新問題、新矛盾,中國經濟巨輪必將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

    相關鏈接:

    “燈光指數”折射京津冀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去年第三產業對三亞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八成 新興產業蓄勢而發
    商務部:消費連續5年成經濟增長第一動力
    十二個重點產業對海南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9%
    2018年海南GDP達4832.05億元 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力量

    ?

    相關鏈接:
    2018年海南GDP達4832.05億元 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力量
    十二個重點產業對海南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9%
    商務部:消費連續5年成經濟增長第一動力
    去年第三產業對三亞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八成 新興產業蓄勢而發
    “燈光指數”折射京津冀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吳秋余 趙展慧 寇江澤 谷業凱] [編輯:王秋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