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只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妥當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強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等相關政策協調配合,就一定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通過良好的金融環境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穩步前行。
3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等有關負責人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易剛表示,2019年我國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
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19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既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又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最直觀的體現是貨幣。貨幣政策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對貨幣供應采取“松”“緊”或“松緊適度”等不同手段的政策趨向,其實質就是金融政策,對經濟運行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性。易剛行長昨天的表態再次證明,今年不會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樓市、股市預計將保持基本穩定狀態。
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已從去杠桿進入穩杠桿階段,隨著金融監管加強,影子銀行等導致杠桿率上升的狀況有較大改變,地方政府債務約束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回落。雖然內部環境好轉,但世界經濟形勢仍然錯綜復雜,全球經濟還有一定下行壓力,我國經濟金融風險挑戰依然較多。當前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還要體現在逆周期調節方面,經濟運行中一旦出現穩中有變或變中有憂,就要求貨幣政策作出前瞻性、靈活性調整,采取逆周期調整熨平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助于平穩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過程中,必須進一步疏通傳導機制。事實上,面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穩健貨幣政策去年就開始體現出相機而動的靈活性。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從實際效果看,整個社會融資環境確實得到了改善。但是,在緩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方面,相關定向調控的傳導作用仍有待加強。金融機構要轉變金融服務理念和服務機制,下沉金融重心,讓穩健的貨幣政策真正落地,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過程中,還必須加強引導科技在金融領域的合理運用。要探索利用神經網絡、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解決風險識別不精準、融資成本高等痛點,疏解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研發基于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技術的監管平臺和工具,增強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提高金融風險甄別、防范和化解能力;加強金融科技水平,加速金融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現階段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只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妥當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強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等相關政策協調配合,就一定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通過良好的金融環境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穩步前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