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 題:CCOR,印記人生——專訪國家體育總局青島航海運動學校校長曲春
新華社記者公兵、張旭東
為什么要來CCOR(城市俱樂部國際帆船賽)?
船隊說:因為CCOR水平高。
嘉賓說:因為CCOR給我們提供了交流平臺。
媒體說:因為CCOR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十年,對于一個意欲打造百年品牌的賽事來說,剛剛走過了蹣跚學步的階段。回顧這十年,CCOR打下了太多印記。用國家體育總局青島航海運動學校校長曲春的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印記,并在CCOR有了交集。
印記人生
誕生于2010年的CCOR實際上是2008奧運情結的一種延續。曲春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這既能發揮奧運遺產的作用,又能給帆船愛好者搭建一個“玩船”的平臺,還能豐富奧運和帆船文化的內涵。
CCOR每年都有一個主題,剛剛結束的第十屆的主題是mark your life(印記人生)。
“為什么是這個主題?其實也想了很久,最主要是賽事慢慢發展到今天,其實也是一個人生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合作伙伴、工作團隊其實都是跟著這個賽事成長起來的。”曲春說,“我是挺有感觸的,很多人在這十年都有不同的人生印記和歷程,CCOR是一個交集點。”
而對于曲春來說,他印象最深的就是2014年那一屆,趕上狂風暴雨,開幕式在雨中進行,比賽也遇上大風大浪。“很多選手在船上都吐了,氣溫也低,大家只能凍著。但是過了很多年,再問他們哪年的CCOR最精彩,幾乎所有人都告訴我是那一年,他們在那一年留下了很深的人生印記。這種人生體驗包含很多:第一,很多東西是不可預測的;第二,我們雖然不能完全戰勝困難,卻可以盡力克服;第三,突破體能、意志品質的極限帶來了獲得感。那一屆過后,我們總結的時候也說,無論有什么困難,辦法總要比困難多。”
專業至上
中國有不少知名大帆船賽事,CCOR并不占太大優勢,之所以能堅持十年,是因其精準的定位。“第一,這個比賽就是全國帆船運動愛好者和俱樂部的一個party(聚會),大家每年過來切磋技藝;第二,我們一定要把它辦成一個商業賽事IP,用市場化手段融資;第三,凸顯我們的專業性。一年一年辦下來,反饋還不錯,就覺得我們應該固定時間堅持做,這樣就慢慢增加了賽事的黏合度。”
作為一個事業單位,青島航校辦商業比賽卻不動用航校或政府一分錢,其難度可想而知。他們深知在后勤服務上肯定比不過其他商業賽事,但是他們用專業性來彌補。“涉及到專業的競賽需要,我們可以提供很多。比如說你是菜鳥,不會玩,能不能賽前給培訓兩天?技術問題如何解決?這些我們是專業的,選手因此充滿了獲得感。”
雖然CCOR堅持小成本,但也有“大制作”。比如請來的裁判都是大腕。本屆賽事,世界帆聯裁判委員會主席佩雷斯就出任仲裁主席,2008年奧帆賽470場地競賽官尼諾也重返青島擔任總競賽官。曲春說:“所以這個賽事幾乎零爭議。”在帆船比賽中,抗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賽事不愿意讓賽隊抗議,因為解決起來很麻煩,但是CCOR并不回避抗議,“通過抗議大家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也是我們的優勢和特長”。
不忘初心
從創辦之初,CCOR就堅持做百年賽事。
曲春說,初心就是堅持自己特有的文化內涵,做專業競技的平臺。
十年,靠著商業運營走到今天,曲春有很多感觸,“我們會堅持走商業化道路,但是我們不做浮夸的事,不做燒錢的事。我們要把每一分錢用在比賽本身和推廣帆船上”。
他表示,現在CCOR賽前賽后給很多業余隊做的培訓還會持續下去,“我們直接參與‘帆船進校園’活動,這幾年主要承擔大學的培訓任務,主要面向對帆船運動比較重視的大學”。
今年剛剛設立的OP組和高校組,也是CCOR將重點關注的組別。“培養年輕人參與帆船運動,無論是對國家人才培養上的貢獻,還是就體育、帆船本身而言,都是應該重視的事。”曲春說。
?
?
相關鏈接:
河北一女校長歷時一年剪出“邯鄲學步”
林志穎長子Kimi硬擠弟弟學步車 網友:回味小時候
“滬港通”滿周歲:歷經蹣跚學步 助推互聯互通
1歲男童手拿筷子玩耍 學步車翻倒筷子戳進上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