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在龍橋鎮的聚欣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百香果種植基地,脫貧戶陳棠孫正在除草、施肥、除蟲……忙得不亦樂乎。“作為固定管理人員,種植基地我占股10%,管理得好,我就能多分紅,自然有干勁。”陳棠孫說。近來,建立農村合作社,引導扶貧戶投工投勞發展立體農業成為海口龍華區龍橋鎮鞏固脫貧成果,帶動扶貧戶增收的新路子。
8日上午,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來到聚欣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百香果種植基地,只見百香果和水果玉米錯落有序地種植,陳棠孫等脫貧戶在田間地頭忙前忙后。“龍橋鎮的土壤和氣候十分適宜種植百香果,但這種作物產出周期長,所以我們還種植了經濟效益高、收獲時間短的水果玉米,通過發展立體農業鞏固脫貧成果。”龍橋鎮扶貧辦主任林德強介紹說,該基地占地12畝,目前已經種植1200株臺農一號百香果,預計八個月后結果,畝產1500至3000斤,每斤售價至少8元。加上水果玉米等短期作物帶來的收益,基地預計能為龍橋鎮20戶扶貧戶分紅9萬元。
據了解,聚欣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百香果種植基地的建立得到了龍橋鎮永東村委會愛心黨員冼詞訓的支持。百香果種植基地所用的12畝土地由冼詞訓免費提供。不僅如此,冼詞訓還負責平整土地、搭建大棚、安裝灌溉設施、購買農藥等,花費20多萬元將種植基地建立起來。“要扶貧就要有產業,有了產業就有產品,有了產品扶貧戶才能有收入,能夠為村里的扶貧工作作出貢獻,我感到十分高興。”冼詞訓說。
看著基地里的水果玉米和百香果一天天茂盛,陳棠孫心里充滿希望。陳棠孫告訴海口網記者,小時候因得小兒麻痹右腿落下殘疾,一直以來無法干重活。被列為精準扶貧戶后,政府對他進行產業幫扶,并在醫療、教育方面進行補貼,他已于2017年脫貧。今年2月,在龍橋鎮政府引導下他投工投勞,以投入勞力的方式入股永東村委會的食用菌實驗基地,加入基地管理,學習種植竹蓀,已在今年5月獲得可觀的分紅。如今他又成為百香果種植基地的固定管理人員,占有基地股份10%,工作起來更帶勁了。
據悉,建立農村合作社,引導扶貧戶投工投勞發展立體農業成為龍橋鎮帶動扶貧戶增收的新路子。合作社獲得的收益將按照多勞多得對扶貧戶們進行分配,進一步激發扶貧戶們的內生動力。同時,龍橋鎮鼓勵扶貧戶發展林下經濟、庭院經濟,如今,該鎮扶貧戶們的收入來源逐漸增多,致富信心也越來越足。
記者鐘元韜 通訊員劉偉
(海口網5月8日訊)
?
?
?
?
相關鏈接:
線上線下商機濃 海口永興鎮脫貧戶吳清誠發展養殖業奔上致富路
海口秀英區羅經村脫貧戶借幫扶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