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趪腋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體育快訊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體育新聞>體壇綜合>

    年青一代在比賽中傳承傳統民族體育運動

    ??诰W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9-05-23 08:52

      新華社銀川5月21日電 題:年青一代在比賽中傳承傳統民族體育運動

      新華社記者艾福梅、謝建雯

      在剛剛閉幕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眾多年青一代的參賽讓方棋、押加、珍珠球、木球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煥發出新的活力。

      17歲的馬靜來自寧夏固原市西吉中學女籃隊,但此次她卻是固原市女子珍珠球隊的一名進攻手?!拔覀冎皼]接觸過珍珠球,沒想到這么有意思?!彼f。

      珍珠球,是中國滿族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由模仿民間采珠人勞動演變而來。比賽時,對壘雙方各有6名隊員,其中3名進攻手在“水區”捕搶“珍珠”,2名擋板手拿蚌形木拍阻擋對方隊友“投珍珠”,1名抄網手拿網兜配合隊友“接珍珠”,投中得分。

      賽前,馬靜和隊友們集訓了一個多月,已熟悉珍珠球比賽規則。她認為,珍珠球在攻防對抗上與籃球相似,但難度在于這項比賽中的“籃筐”是移動的,更需要隊友打好配合。“我們隊有回族,有漢族,一起練球時培養了成員之間的默契?!彼f。

      中國的少數民族有很多特色體育項目,因具有明顯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傳統性,相較現代體育而言比較小眾。為做好民族體育傳承和推廣,增進各民族相互了解,自1953年以來,國家及各地都舉辦了多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這些賽事激勵、吸引了越來越多像馬靜一樣的年輕運動健兒參與其中“嘗新嘗鮮”。

      據了解,在今年寧夏的賽事上,不僅五個地級市和區直機關代表團中有大量年輕選手,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和寧夏師范學院更是專門組成代表團參賽。參賽選手達2100多人,是迄今為止寧夏全區民族運動會中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其中6個代表團參賽項目實現了全覆蓋。

      27歲的程瓏戟是寧夏大學的一名體育生,作為在科爾沁草原上看著父輩們摔跤娛樂長大的內蒙古人,競技性摔跤是他的特長。但他卻選擇報名押加這項常見于廣西、西藏等地區的體育項目。

      “當時我覺得有意思就報名了,押加雖說要靠脖子拉繩索,但其實腰部、腿部發力時和摔跤很像?!彼f,不管是民族體育還是現代體育,想要贏的競技精神、團隊精神等才是傳承的精華所在。

      押加又稱“大象拔河”。不同于中小學運動會上常見的集體拔河,押加是一種單人拔河。雙方選手頸部套上繩索,四肢著地,靠頸部、腿部、腰部同時發力,拉動約4米長的繩索,中間的紅布過線方能取勝。

      押加賽場上,隨著一聲響哨,“趴在”地上準備的寧夏師范學院大三學生馬鵬,開始在周圍一片加油聲中奮力前移,最終獲勝。報名兩個月來,馬鵬一直在線看視頻、查資料,學習對抗技巧?!拜斱A是其次,重在體驗。我畢業后要做體育老師,現在多嘗試、長見識,對將來帶學生很有用?!瘪R鵬說。

      “一人比賽,全隊加油。”這是這幾天馬鵬和隊友抽空在陀螺、花炮、毽球等各個賽場溜達時的最大感受。“參賽的大學生、年輕人偏多,到處都能聽見加油助威聲,沒想到這些沒見過的體育項目還挺火。”他說。

      而最具寧夏特色的方棋比賽也吸引了寧夏大學和寧夏師范學院的眾多大學生棋手“斗智斗勇”。近年來,寧夏發掘、整理方棋棋法,多次舉辦自治區方棋大賽,并推動將方棋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中。長期關注方棋發展的自治區體育局老干部劉宏章認為,大學生“方棋手”的出現是個“好兆頭”,有利于方棋傳承。

      “小時候經常看爺爺‘下方’,但我從來沒下過,這次有機會來參賽,很幸運?!睂幭膸煼秾W院方棋選手海貴生說,他真正“下方”的時間很短,這次參賽主要是來學習,同時也想通過賽事深入了解這項傳統體育項目。(完)

    ?

    ?

    相關鏈接:

    寧夏:健康扶貧讓貧困農民告別病痛“拖與熬”
    寧夏:取消“宏志班”“資助班” 規范普高自主招生
    寧夏:小微企業憑用電數據最高可貸200萬元
    寧夏啟動實施村莊規劃 不規劃則不建設不投入

    ?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 [作者:艾福梅、謝建雯] [編輯:楊海成]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