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鼎小區(qū),市民查看海口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蘇弼坤 攝
從軟件的制度建設到硬件的設施建設,海口正加快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步伐……
近期,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登上熱搜,成為全民熱議話題。作為住建部公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之一的海口,這里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怎么樣呢?市民準備好了嗎?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需求和期待呢?近日,記者進行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充滿熱情和向往,職能部門正加快末端處理設施建設,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能力。海口今年年底前將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并建立起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做到“有規(guī)可依”。
在國興城C區(qū),業(yè)主教小區(qū)內(nèi)的小孩子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蘇弼坤 攝
垃圾分類 市民學習熱情高
在上海人民對生活垃圾分類較真又嚴謹?shù)拿髦校鞯鼐W(wǎng)友興致勃勃地參與了討論,海口市民也不例外,“是不是該學習并準備起來了?”,不少市民學習分類生活垃圾也熱情十足。
“報紙屬于可回收物;剩菜剩飯屬于廚余垃圾,廢燈泡廢電池屬于有害垃圾……”家住國貿(mào)的市民蘇女士告訴記者,打開手機就能翻到一些關于生活垃圾分類的有意思的小視頻,自己對生活垃圾分類就有了概念。“在海口,關于生活垃圾的四分類和其他城市的說法可能不一樣,但是,還是先學習準備著”。
和蘇女士一樣對生活垃圾分類充滿興趣的是家住海甸島的市民吳女士,吳女士家里面積不大,70多平方米的空間里放了四個家用垃圾桶。吳女士告訴記者,生活垃圾分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買了四個垃圾桶備用著,也上網(wǎng)學習,為生活垃圾分類做準備”,說笑間,吳女士給記者展示了自己關注的生活垃圾分類公眾號和小程序。
除了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關注,記者了解到,就海口而言,去年11月,海口出臺《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經(jīng)過不斷地推進,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在天倫譽海灣小區(qū),記者看到每棟樓梯口旁都設置有生活垃圾分類桶、分類標志,按照分類模式逐步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可回收的玻璃瓶、包裝盒、金屬物、塑料瓶等干垃圾由物業(yè)分揀處理,不可回收的餐廚垃圾、果皮、茶葉渣、殘枝落葉等濕垃圾,以及廢電池、廢殺蟲劑、廢熒光燈等有害垃圾分別有專門的公司進行收集和處理。同時,小區(qū)配置1名垃圾分類專管員。
據(jù)了解,2018年海口在全市131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qū)、2019年在4個示范街道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